贾跃亭跟STO扯上关系,FF这回是稳了还是慌了?
前言
因为一间区块链公司的出现,纷扰多时的FF事件再一次变得扑朔迷离。
FF91正式量产即将临门一脚,却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恒大谈判破裂,IPO上市无门,法拉利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逐渐陷入僵局。直到11月14日,一家名为EVAIO的电动汽车区块链公司发布消息称,将以STO发行代币的方式为法拉第未来FF融资9亿美元,贾跃亭的事件又出现了新的转机。
虽然已被证实仅是EVAIO公司的一面之词,但经历了恒大夺权事件后,贾跃亭身陷囹圄的处境还是给这则消息增添了一抹真实感。11月13日,贾跃亭在一场内部会议中表示,计划将FF的IPO时间提前至2020年,但这一想法不仅受到了FF最大股东恒大健康的阻扰,还有政府部门方面的否决。
IPO上市之路受阻,EVAIO的出现对FF是久旱逢甘霖,也许在EVAIO没发声之前,贾跃亭根本就没想到可以用STO融资。EVAIO这个幕后投资者看起来也来头不小,前特斯拉高管团队,创立融资1亿美元,却扬言要给FF输血9亿美元,这家无数光环加身的区块链公司到底是什么来路?
壹丨 起底 EVAIO
FF似乎永远不缺乏接盘者。在与恒大“分手”不久,就传来新的融资消息。
据36氪报道,EVAIO 已与FF、美国投资银行 Stifel 进行了接洽,EVAIO希望在三年内通过STO方式投资FF总计 9 亿美元,具体投资细节还未完全确定。此前,FF签下了Stifel 作为其融资顾问,后者有可能成为FF在2020年IPO时的服务商。
但事实似乎并非如此,FF签下Stifel 作为融资顾问这一消息在FF官方公告中得到了证实,而融资一事仅仅是EVAIO官方twitter上发布的一则消息,并未得到FF方面的回复。经过这次的发声,这家曾经名不经传的区块链公司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EVAIO的第一个关键词是 电动汽车。 EVA.IO全称为(A decentralized Platform for Electric Vehicle Application),是一个分散式去中心化电动汽车应用平台,成立于2017年。平台旨在为电动汽车提供区块链底层技术构架,当自主驾驶成为现实时,推动车辆进化到拥有自主支付能力和数据变现能力,也就是汽车领域的支付宝。
EVA是EVAIO的平台通证,当用户在安装有 EVA 应用程序的电动汽车上驾驶的时候,可以开启“开车即挖矿”模式,从而获得 EVA奖励,用于各种洗车、停车等消费。
从这点上看,至少在业务领域上,EVAIO和FF存在天然融合的地方,更何况Patrick De Potter曾经多次在社交平台表示,非常看好FF所研发的电动汽车。这让后来EVAIO官宣为FF输血的行为,增添了几分合理性。
EVAIO的第二个关键词是
前特斯拉高管。
根据平台白皮书上的团队介绍,该项目的研发团队都是清一色的前特斯拉高管。其中,EVAIO的创始人 Patrick De Potter是前特斯拉欧洲区负责人,曾担任Force Pro Automotive的首席运营官,主要负责特斯拉电池、安全系统等方面的改造。EVAIO是他离开特斯拉的第二个创业项目。
但在一家全球职业社交网站领英上,Patrick De Potter登记的岗位类目是特斯拉的人力资源,一个稍微比普通专员高级点的职位,并非像白皮书上面写的是特斯拉的高管。不过这也不足为奇,圈内还有不少公司用过百度网盘就敢宣称已经获得百度的技术支持,好歹 Patrick De Potter还是正经从特斯拉出来的,这种程度的包装已经算得上是有根据的了。
EVAIO的第三个关键词是 9亿美金。 回到EVAIO的账单,平台之前募资目标10万个ETH,按照当时的ETH价值,满打满算也只有3亿人民币。但募资的结果似乎并不如意,根据中国项目团队募资钱包地址来看,中国区域仅完成了2万个ETH的融资,价值约为6千万人民币。经过一年多的项目消耗,据说当前EVAIO的账上只有约2千万人民币。打着特斯拉的旗号,好不容易才给自己融了一个亿,这还是在行情好的时候,如今正逢行业熊市,何谈为给FF输血9亿?
距离EVAIO官宣已经过去一周多的时间,面对FF方面的否认,EVAIO并没有回应,这是蹭完热点就跑的节奏还是去私聊贾跃亭了,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只能等待双方官方的公告。
总而言之,对于这样一家尚处于起步阶段、团队背景水份严重、资金状况不明朗的企业来说,想成为FF未来的投资人的可能性似乎很小。虽然EVAIO此次发生有蹭热点的嫌疑,但它提出的STO发代币募资,似乎给四面楚歌的贾跃亭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贰 丨 STO 难解燃眉之急
2017年1月初火爆的ICO,随着九四政策的出台,泡沫逐渐被戳破。随之而来的便是STO,被称为安全、有保障且合法合规的ICO。那么既然贾跃亭IPO之路难过恒大关,又能否通过STO解决燃眉之急?
STO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看到数字货币这种新型金融载体时,所加入证券监管体系的一种融资方式。最初的时候,市场并不欢迎STO,认为接受监管无疑是灭顶之灾。但随着数字货币的快速发展,以及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市场逐渐认识到只有在阳光下发展才能真正地壮大。
那么STO和传统的IPO,以及被禁止的ICO有什么区别呢?从比特大陆、嘉楠耘智等公司艰难的上市之路可以看出,IPO的过程及其复杂耗时。而ICO募资时间短,基本不受任何政策监管,监管的空白导致市场出现了“割韭菜”乱象,不利于市场的长远发展。 STO作为新型的募资方式,融合了ICO 和IPO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IPO和证券发行,STO走的一种证券通证化的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发行和审计成本,显著提高监管效率。
项目想通过STO融资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在SEC注册融资;二是不注册,但在监管之下融资。 目前,在美国发行证券型通证最可行的方法是第二种,利用监管法案列出的豁免进行法律合规。 其中三项豁免指的是Regulation D(由合格投资人发起的私募融资)、Regulation S(美国企业面向海外投资人)、Regulation A+(约等于IPO,需要2年经营业绩的审计)。
如果FF想走上STO之路,应该走的是Regulation D,其中EVAIO可以担任“合格投资者”身份。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会存在一些问题,无论是哪种STO的融资途径,实际上都是一种向SEC募资信息备案的作用。披上了证券的马甲,主动拥抱监管,却无法避免目前没有国家放宽有关发行证券类代币法规的尴尬局面。在目前相关法律空白的情况下,STO还不能算上是真正合规。
其次是时间问题,如今FF公司资金流严重短缺,已经不得不采取全体员工降薪20%,而且还传出已经拖欠部分员工工资长达几个月。除了工资问题,还有8000多万美金的供应商欠款,FF91的量产时间也迫在眉睫。如果贾跃亭无法在短时间内成功募资到一笔钱的话,FF很可能面临着大批离职潮,干活的人都跑了,FF91量产的计划恐怕要泡汤。
假设FF采取STO的Regulation D融资途径,一般需要花6到7个月的时间申请批准,还要花很多钱来请律师税务师做详细的报表和审计工作。此前EVAIO在推特也表示,对于FF的“输血”计划将在三年内完成。早已四面楚歌的FF,还能支撑到STO的融资款到账仍是一个未知数。
总的来说,STO更像是ICO向IPO过渡的阶段性产物,目前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披着监管的外衣做的还是融资的那些事,一个搞不好可能还会重演当年ICO乱象。STO根基本就摇摇欲坠,如果想要用来解决FF的资金问题,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
叁 丨 区块链的“快车”
汽车行业作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向来都是各种新技术聚集落地的试验田。如今各行各业都在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落地,汽车行业自然也不会例外。在2017百度汽车行业年度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对新技术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对于智能个性化的驾驶体验需求不断增长,而这种变化也加速推动了新兴技术入场汽车行业的速度。
目前的智能汽车主要由电动、智能、网联等多项技术组合而成,产业链上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已经进入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区块链技术的兴起,无疑又扩大汽车行业的想象空间,谁能率先落地区块链在价值创造上抢占先机,谁就有更大的可能弯道超车。
随着这段时间圈内的虚火日益降温,人们再谈起区块链技术难免觉得其“不接地气”。但事实上,汽车行业已经有不少行业佼佼者给出了探索答案。
2017年5月,博世物联网实验室试行将车载连接器将里程数据定期发送至链上,保证里程无法篡改,车主在出售车辆时可以取得里程证书证实里程数准确无误;
2018年3月,宝马联合区块链公司VeChain合作,利用区块链技术追踪汽车维修历史、车辆行驶行为以及其他数据;
2018年4月,百度区块链实验室将区块链技术用于自动驾驶,用于解决数据实时上链的问题;
2018年7月,大众汽车申请的一项区块链专利,允许汽车通过区块链的网络相互通信,旨在通过警告附近车辆并提醒驾驶员潜在的碰撞来提高道路安全性;
2018年9月,德勤Tracechain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对汽车成品和材料的追踪和回溯,汽车制造厂商识别零件有缺陷的车辆,并进行精准召回,减少对顾客干扰。
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应用的案例还有很多,以上列举的只是一部分,可以看到的是汽车行业的巨头们都在积极与掌握技术的区块链公司合作,深化技术的积累与研究。但汽车的生产和使用都与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需要更长时间的反复检验试行,因此想要在市场上看到可能还要很多一段时间。
回到今天所讲的法拉第未来(FF),纵观各行各业都积极探索区块链技术的落地,FF自然不会落后。 据外媒报道,7月25日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法拉第未来(FF)宣布已经加入MOBI汽车区块链联盟。FF计划探索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用于开发数字移动出行生态系统,使移动出行更安全。
在区块链+这场战场上,行业巨头不愿固步自封以江河日下,新兴企业也迫切需要新技术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坚守城墙。进入2018年尾声,越来越多传统公司也踏入了这场狂潮之中,与2017年的区块链“盛况”相比,现在已经不是那个随便拿着一本区块链+白皮书,就能轻松融资上千万的“快车”时代。但曾经的“盛况”更确切的来说是一种乱象,一种已经远远脱离事物发展本质的乱象。
如今的币圈的寒冬,却是链圈的春天。随着越来越多区块链应用落地,更多新兴力量的入驻加快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也为区块链技术未来的发展画了一个很好的蓝图。但技术仍在发展初期,仍有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良。上面提到的也仅仅是在区块链方面尝试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落地应用相信已都在路上了。
结语
“让我们一起,为梦想窒息!”这句极富煽动性的口号,正是出自于贾跃亭之口。他曾经创造了乐视帝国的辉煌,也造就了如今乐视亡国的困境。乐视这家中国互联网企业中发展最为迅猛的公司,一直被债务和供应链负面新闻所负累。但神奇的是,每当人们以为贾跃亭要玩完的时候,总有资本方及时跳出来为其输血,但一家要不断融资才能维持下去的公司会有未来吗?
EVAIO为FF输血9亿的新闻在区块链行业内炸开,将区块链融资又推到大众视野,让大家最为关注的无非是STO取代ICO成为新型的募资形式。但现实并非如此,如果按照SEC的要求,目前币圈99%项目都不符合。真正符合STO的仍是有一定业务实力的优质企业,所以妄想可以用STO这把新镰刀割韭菜的投机者,可以放弃了。
ICO,不是区块链的唯一实践,而是区块链的耻辱。被誉为ICO 2.0的STO也不是区块链的下一个机会,真正标准化收割市场的趋势,应该是在赋能传统经济落地场景应用上面,它们未来的价值会远远超过币价炒作。
MoonPay and Mastercard Partner to Enable Stablecoin Payments Across Globe
The Mastercard and MoonPay collaboration intends to redefine the use of stablecoins for payments at ...
Judge Analisa Torres Denies Ripple and SEC’s Motion for an Indicative Ruling: What Next for XRP?
The post Judge Analisa Torres Denies Ripple and SEC’s Motion for an Indicative Ruling: What Next for...
Is Bitcoin Price Turning Bullish Or Bearish? Crypto Analyst Reveals Critical Levels To Watch
Bitcoin’s price action in the past 24 hours has seen it slowly retracing from the $104,000 zone it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