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Market cap:
0%
FGI:
0%
Cryptocurrencies:--
Exchanges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是时候戳戳 Web 3.0 的神话了

Collect
Share

作者:老计

来源:PUPU Talk

原标题:《Web 3.0是拯救人类走出经济低迷的神话,还是昙花一现?》

Web 3.0 可以说是 2022 年最火热的赛道,无数投资机构与创业者涌入其中,各路媒体大肆宣传,号召创业者和大厂高管广泛加入,一起推动人类社会经济走出低迷,BAT、FANNG也未能免俗,纷纷建立团队研发相关产品,唯恐掉队,被时代抛弃。

如果我们仔细审视 Web 3.0 的种种神话,似乎没能如大家所愿的那么美好。抱着对 Web 3.0 的审视,提出了一些思考与认知,不过这仅仅是一家之言,如果能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那么目的也就达到了。

对错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文章很长,只对结论感兴趣的朋友们看这里:

一、 从技术来看,Web3 实现用户数据所有权,打破巨头垄断,很难实现,是因为区块链技术无法承载互联网的全部数据

二、从产品来看,Web3 出现杀手级应用的概率几乎为零,因为没有用户红利,无法比拼 Web2 的产品

三、 从商业来说,Web3 无法建立持久稳定的商业模式,因为广告的本质就是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 Web3 天然对立

四、 从社会来说,Web3 是违反历史规律的,因为效率才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极致的自由与公平只存在于乌托邦,或一小撮极客世界

Web3 有一个很宏大的构想,就是通过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把数据所有权还给用户,从而打破巨头的垄断。

然而魔鬼总隐藏在细节之中,一旦我们深究数据所有权的细节,就会发现这个构想很难实现。

所谓数据所有权,指的是拥有者自由支配的权利,法律意义上的物权。

在 Web2 时代,平台拥有对用户数据的绝对支配权,包括:修改、删除、隐藏、降权、分析、回滚、转让、销售、抵押等各项权利。理论上,除了创建数据需要用户自己来完成,平台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与之相比,Web3的 用户权利却小得可怜。

Web3 声称夺回数据所有权,交还给用户,其实只是把数据存储在不可篡改的公链(或侧链),用户并没有对数据的实际支配权。 相比大平台,其实  相比Web2 时代的用户颇有不如,一旦上链,用户无法进行修改、删除、隐藏等一系列重要权限的操作,甚至连创建都受到智能合约、社区规则及 DAO 的限制。

在模式上, 用户只是把钱(数据)从私有银行(平台服务器)转到了公有银行(共识节点),在理论上更安全一些(也仅仅是理论上),可最关键的所有权的性质并未发生任何改变,银行管理者(公链运营方)或大股东(算力方)依然掌握生杀大权(硬分叉,回滚,话语权)。

在收益上, Web3 的模式(如空投)与 Web2(如知识付费)没有本质区别,都是运营方和项目方来主导整体政策与执行策略,甚至 Web3 代价更高(如 gas,NFT 铸造成本)。只是由于投机市场的存在,让现阶段 Web3 的收益看似很美,但这不是健康的商业模式,其实是难以持久的。

在组织上, Web3 的  DAO 与公司股东大会非常类似,都是凭股本拥有投票权,只不过初始股本的获取不一定需要付费。但同样的,小股东是没有话语权的,由于投票权取决于股本,而股本又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因此与传统的二级市场一样,必然会导致权力向鲸鱼、矿工、 大机构集中。

有链上 FBI 之称的数据平台 Chainalysis 曾详细分析过十个 DAO 治理分布,发现在几个主要 DAO 中,不到 1% 的持有者拥有 90% 的投票权。

从更深层的权力结构来说,Web2 的权力来源于资本,Web3 的权力来源于算力,其实两者是一回事。

想要真正实现用户数据所有权,必须让权力来源于用户,也就是将数据放在用户自己的保险箱里(个人数据库), 万维网创始人 Timothy Berners Lee 的 Solid 项目才是正确的方向。

事实上 Web3 的概念也是这老爷子在 2006 年提出的(最早的定义是语义网),区块链只是借用了这个概念。而中本聪开发区块链的本意是为了解决金融中心化的问题,和 Web3 的目标风马牛不相及。

将区块链技术与 Web3 结合,背后的推动力量主要是 a16z 这样的资本,出于商业上的考量是可以理解的,给自己的事业冠以高尚的道德名义,这是人类几千年文明史扩张的惯用模式。

不过,即便区块链借用了概念,也没办法实现 Web3 的目标,因为从技术上就不现实。

目前两大核心主链,比特币区块容量在 GB 范围,以太坊在 TB 范围,而 Web2 的数据总量为 ZB 级别,即 10 亿倍于区块链(1ZB = 1024^3 TB),并且每年以指数增长(根据 IDC 研究,2020 年人类一共创建或复制了 64 ZB 数据,到 2025 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 163 ZB)。

以目前区块链技术能力,想承载这样庞大规模的数据量是完全不现实的,万分之一的规模都做不到。

众所周知, 区块链的 TPS 主要受 ① 节点规模、② 区块大小及出块间隔、③ 交易字节量三个因素的影响。 其中,

① 决定了去中心化的程度,必然有个下限(1 个节点就成中心化服务器了)。

② 和 ③ 决定了节点的硬件与网络带宽要求,必然有个上限(如果要求太高,也会导致中心化)。

这也意味着,区块链的数据存储和计算效率在理论上必然存在一个极限,且远远低于 Web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聪明的开发者们想了很多扩容方法,比如隔离验证、闪电网络、RSK 侧链、分片、分层,以及调整共识机制的 DPOS 等。

但这些思路绝大部分都治标不治本,由于 CAP 理论,想承载更多的数据,只有一种可能性,就是把全部数据放在链下,链上只保留一个哈希值,通过零知识证明等密码学来证明真伪。

但这又引出另外一个问题,链下的数据怎么保证去中心化?

于是这又涉及到各种去中心化网络协议,比如大名鼎鼎的 IPFS。

很多人把 IPFS 视为区块链最重要的基建,不得不说,这想法还是单纯了一些。

首先,从成本上, 数据存储并不单纯是存储本身的问题,还包括了数据库、CDN、应用后台框架、前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这整套系统云厂商都可以提供现成的工具和服务,如果换成 IPFS,整个技术体系都要重新建立,成本谁来出?小厂没能力,大厂自己就是中心,为何要革自己的命?

其次,从供需上, 一个去中心化网络必须要建立平衡的生态才能持久发展。Web3 需求方倒是十分充足,毕竟大家都想不受限制的自由下载数据,但供给方是谁?在中心化的 HTTP 上,供给方大都是拥有版权的大厂,比如音视频网站,他们供给的动力是流量,但在去中心化网络上,并不存在流量中心的概念。

如果指望用户自己供给,就存在一个版权问题,如果只是出于无偿分享精神,上传没有版权的电影,还可以说处于灰色地带,但 IPFS 有 Filecoin 经济激励,还是触犯法律了。根据 Web2 的经验,80% 的沉默用户,20% 的活跃用户,1% 的内容生产者,这种比例是无法维系一个供需平衡的生态的。

再者,从利益上, IPFS 是在割运营商的肉,Filecoin 如果做大,谁还会买运营商的专线?但问题是 Filecoin 的运行又必须依赖运营商的服务,这等于是吃人家的饭还要打烂人家的饭碗,别忘记当初运营商是怎么封杀 BT 的。

最后,从监管上, IPFS 是没办法保证数据合法性的,黄赌毒各种非法交易横行,一旦与灰色产业挂钩,被封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

其实从技术上来说,IPFS 是一个革命性的产品,如果在互联网伊始阶段就提出并实施,也许真的能实现。但如今的互联网产业太庞大了,成本太多,利益太多,历史包袱和遗留问题太多,想另起炉灶几乎不可能。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上来,思考一下其中的逻辑:

1. 全球数据量太大,区块链技术无法承载,必须扩容

2. 由于技术的制约,治本的扩容方案只能把数据放到链下,也就是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络

3. 建立一个取代 HTTP 的去中心化网络不可行,因为全球数据量太大

一个完美的死循环。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 Web3 取代 Web2,成为下一代互联网,一如当年 Web2 取代 Web1 成为主流,这在理论上就不现实。如果 Web3 只是作为 Web2 的一种补充,在金融等某些领域发挥作用,那还是可以做到的。

不过这样一来,也不适合称之为下一代互联网或是新的宇宙了。

外界在质疑区块链产品时,有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为何没出现杀手级应用?

为了不产生歧义, 我们可以试着把杀手级应用做个定义:能够持续一年 MAU 超过 1000 万的应用。

在 Web2 的世界,MAU 大于 1 亿的应用比比皆是,而在 Web3 的世界只有:

1. 交易所

2. 钱包

3. 没了

这可不像是代表下一代互联网,有无限未来前景的样子。

用 Web3 还处于野蛮生长期,基础建设不完整,这种借口是说不过去的。

从 08 年中本聪发明区块链技术到现在,整整 14 年;V 神 14 年创立以太坊并引入智能合约概念,8 年;Juan Benet 14 年设计 IPFS,8 年;The DAO 项目 16 年众筹,6 年;第一个真正的 NFT 作品 CryptoPunks 在 17 年诞生,5 年……

我们再对比一下 Web2 的历史。

iPhone1 于 07 年上市,在 08-10 短短几年间,WhatsApp、Uber、Instagram 等纯移动端产品就如同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涌现,各大厂也相继推出移动端产品;iPhone4 于 10 年上市并进入中国市场,腾讯 11 年推出微信,新浪微博 12 年全面转向移动端;中国 4G 基站于 14 年基本建设完成,15-16 年间,滴滴、抖音相继成立……

相信80后、90后这一代人,都清晰记得当年移动应用市场的繁荣。反观 Web3 ,每天都有数百个项目上线,不到一年消失殆尽,除了交易所和钱包,你能讲出 2-3 个自己常用的产品吗?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 Web3 是没有用户红利期的。

道理很简单。互联网经过 30 年的发展,在需求端,用户已经完全饱和了,无论是用户规模、习惯、时长、还是衣食住行各场景下的应用,都已经发展到了极致,用户每天的空闲时间和消费能力就这么多,无论出现什么新产品,都不可能再挤出水来。

这和 Web2 取代 Web1 的环境完全不同。

在 Web1 时代,手机还不普及,用户一旦离开电脑,就有大把的空闲时间,而诸如打车、外卖、社交、娱乐等各种生活需求,直到移动互联网发展后才逐渐丰富起来。因此,Web2 有长达 10 年的红利期,用户规模、时长、消费需求都迅猛增长。

Web3 却没有这个红利期,一上来就是和 Web2 零和博弈。

用户每花在 Web3 的 1 分钟和 1 元钱,都要相应的减少在 Web2 的投入。想玩元宇宙游戏吗?那就少开黑。可是王者荣耀比什么元宇宙好玩多了,为什么要选择后者?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 Web3 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用户为什么选择你?

由于我们之前谈到过的技术问题,Web3 在效率上远远无法同 Web2 相比,而效率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和用户体验,因此在 Web2 的应用已经全面渗透各个领域的背景下,Web3 的产品想找到爆发的机会,很难很难。

Web3 真正的杀手锏是数据所有权和对应的收益,即把所有权归还用户,由此而产生的收益也从大厂那里夺回来给用户。

这个逻辑听上去挺打动人,但我们之前也已经分析过,所谓数据所有权就是个噱头,真正的卖点还是钱。

其实每一个从事 Web3 项目的同学都心知肚明,白皮书的愿景是写给谁看的,用户是来图什么的,只不过没人捅破这层窗户纸罢了。

当然图财也没什么不对,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刚需,只不过 Web3 又不是印钞机,给用户这钱从哪儿来的?又能否持久?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我们先来看 Web2 的经济模型:

1. 在用户端,个人贡献数据,并获得免费产品服务

2. 在平台端,数据被打包卖给广告商,并获得收益

3. 在企业端,付费投放广告卖出产品,并获得收益

而 Web3 的经济模型是这样的:

1. 在用户端,贡献个人数据获取激励,并通过手中 token 升值获益

2. 在公链端,运营方提供共识机制,矿工提供记账服务,并通过手中 token 升值获益

3. 在项目端,项目方提供产品服务,并通过手中 token 升值获益

两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

Web2 的钱是有锚定标记的,就是企业所销售的产品成本。 简单来说,数据的价值 = 产品销售价格 - 广告成本,如果这个值高于产品成本,那么企业就会花钱投放,如果低于,就没人买广告了。

这和宏观经济学中的黄金储备或石油绑定是一个道理,有锚定物,市场波动就是可控的。 为什么在黑市中个人数据如此不值钱,几百块就可以买到数百万条?就是因为有产品成本这个压舱石。

在这种传统的经济模型中,普通用户的收益很小,但是稳定持久。 比如知识付费,用户的收益来源于企业的产品销售利润,企业挣了钱会花更多的钱买广告,平台收取广告费,再拿出一部分来激励贡献更多数据的用户,产生更大的广告价值,这样经济就流通起来了。

但 Web3 却不是这样,数据是没有锚定物的,可以随意叫价,比如一块虚拟土地可以卖几十上百万美元,价格的波动完全取决于市场共识。

由于各利益方都希望通过手中 token 升值获益,于是就形成了巨大的投机市场,大 V 的一条 Twitter,资本的左手倒右手,庄家的利好或利空消息,随便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市场的剧烈变化。

在这种新兴的经济模型中,因为资金、技术、信息、话语权等因素的制约,普通用户几乎不可能获益,即便挣到了一些钱也不是从大厂那里夺回来的,而是其他后来的用户。所以很多人认为 Web3 是庞氏骗局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一个好的经济模型,不应该是一小群投机客的狂欢,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都能从中获取到价值。

当然我们不能太苛责一个新兴的事物,毕竟 Web3 的经济模型还在摸索阶段。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对于广告这种经济模式来说,Web3 的数据天然不如 Web2 值钱,变现价值极低。

这又是为什么呢? 很简单,Web3 的数据维度太少。

Web2 的个人数据,包含了三个层面:

① 用户属性数据:设备号、手机号、地理位置、好友关系等

② 用户行为数据:浏览、点击、关注、点赞、转发、收藏等

③ 用户内容数据:用户主动发内容,图文与视频

①② 共同构成了互联网广告的基础,通过 API + cookie 记录,中心化数据库实现用户分析。反而是 ③ 没那么重要,因为规模太小,仅占比 1%(当然,对于平台来说很重要,因为需要获客)。

但对于 Web3 来说,缺乏 ①② 数据(至少链上没有),只有 ③,且不是结构化数据,无法直接应用,那么在广告商看来,就没办法帮我精准获客与销售,即便你数据都是真实的,可找不到潜在消费者那又有什么意义?

更关键在于, Web3 的去中心化与匿名机制,与广告这种经济模式是相悖的,因为广告的本质就是中心化。 广告,就是广而告之,真正有价值的不是用户数据本身,而是经过结构化处理,并做标签分类、分析和建模的用户数据库。 只有一堆非结构化的数据, 难道需要一个个去和用户单聊吗?

广告是 Web2 时代最核心的商业模式,如果想套用,那么 Web3 就需要大幅增加个人数据的记录,但这又涉及我们之前讨论的区块链数据容量,一切又绕回去了。

目前对于 Web1~3 的定义都是错误的。

早在 Web1 时代,互联网就已经实现了可读 + 可写 + 可拥有。

第一批用 14.4K 猫上网的老网民都应该记得,在雅虎、新浪这些门户出现之前,新闻组、论坛、聊天室、IM、游戏及个人站就有了,那时的互联网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所有数据都是用户创造(自己搭站),用户存储(租 ISP 服务器),用户收益(站长广告),只是当正规的商业公司兴起后,权力才开始逐渐集中。

为什么互联网会从早期的去中心化演化为今天的中心化?

其真实原因简单的令人发指:因为人民群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

  • 在 PC 时代,各种网站层出不穷,网络小白记不住那么多域名,只能留几个最简单的常用,每一类的网站有一两个就够了。

  • 在 APP 时代,虽然不用记域名了,但手机容量和性能的制约,每一类的 APP 依然只装一两个。

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任何一个垂直赛道都只能容纳 2-3 个竞争者,剩下的连汤都喝不到。因为不记得你是谁啊。

这个道理朴素到都不好意思展开讲。

不过如果我们稍微深入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同样的道理在 Web3 也成立,因为用户没变化,还是这些人。

套用大刘的黑暗森林理论来说,就是:

第一、生存是产品的第一需要。

第二、产品不断增长和扩张,但人民群众的总注意力保持不变。

尽管很多 Web3 的参与者抱着美好的愿望,希望创造一个全新的去中心化互联网,但很遗憾,不管多么努力,最终的结局一定是走向垄断。

无论 DeFi、GameFi、SocialFi,任何一个赛道最终只会有 2-3 个玩家做大,形成垂直领域的垄断,一如社交的微信,短视频的抖音,O2O 的美团。

其实互联网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是十分自然的,因为互联网的核心竞争力是效率,通过数据化来解决现实世界的信息流通问题。在这种竞争环境中,越是中心化就越有效率,越能提供更好的产品与服务,毕竟大平台的资金与资源是小团队没法比的。

从更宏观一点的视角,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发展就是在不断追求效率的提升,绝对的自由与公正只在原始社会昙花一现,之后就一路迈向效率的道路狂奔不止。

这不是说人民群众不需要公平,而是效率的优先级更高,至少在服务领域如此。

只不过,在内卷时期,大家对公平的需求会比平时多一些。区块链已经诞生 14 年, Web3 概念已经提出了 16 年,为什么到了这两年才火?因为经济下行了嘛,大家对公平开始重视起来了。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Web3 的火爆得益于历史周期的波动,但长期来看,实在是违背宇宙和人类社会的自然规律。也许,在另一个宇宙,会是不同的故事。

Disclaimer: The copyright of this article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www.mytokencap.com)Opinions and positions; please contact us if you have questions abou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