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正常运行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拥有足够的信任,可以支撑有效的社会和经济活动。然而,社会的信任水平不一定与事实划等号。一旦人们发现自己对社会运行机制的认知与事实存在偏差,信任就会出现裂痕,并且不可避免地导致更大的分歧,人们最终也会要求彻底改变整个运行机制。
当前社会正处于这样一场危机中,用户和机构之间的实际关系与用户认知存在偏差,比如人们对合约中法律责任的认知存在偏差,以及机构对外声称的情况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
大型机构为大多数核心的社会和经济活动提供基础设施。而现在,人们对于这些大机构越来越失去信任。
索性,我们现在有了区块链和预言机技术,可以通过加密技术保障数字合约严格按照协议执行。这种新型的“加密事实”为新一代应用提供了支撑,而信任最小化则是这类应用的核心要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各种看似相同但实则不同的信任概念。然后为“加密事实”做定义,并阐述加密事实如何为Web2和 Web3 应用打造全新的竞争格局,以及它们能为用户提供哪些信任最小化的保障。
第一性原理:可信、无须信任以及事实
在探讨 “ 信任最小化应用 ” 这个概念之前,我们有必要先定义一下什么是 “ 可信 ” 、 “ 无须信任 ” 和 “ 事实 ” ,以及这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
“事实匹配坐标系”(truth alignment spectrum)展示了人们对于某件事情的主观信任与客观证据的一致性。在理想情况下,一个人对一件事情的信任水平应该与这件事的实际发生概率一致。
“ 可信 ” 状态指人非常相信自己、他人或外部事物是正确的。比如,人走在大马路上,说明他相信马路是 安全 的,因为他相信自己的自我防御能力足够高,相信路上其他人的精神状态是正常的,并相信犯罪成本足够高,可以打消坏人的犯罪欲望。
信任说到底就是主观信念。也就是说,每个人对每件事的信任程度都有所不同。然而,社会信任表现为,大众普遍相信某一假设为正确的。最高水平的信任指某人即使在无法获得充分证据作为支撑的情况下仍然完全相信一件事,我们也将这种信任称为 “ 信仰 ” 。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信任都并非是百分百的,比如一个人对明天会下雨这件事的信任程度为 50% 。
“ 无须信任 ” 指确保某事会完全按照事先计划的那样发生,比如因为自然规律,被反复验证过的规律,或通过某些设计精密的机制来保障事情一定会这样发生。无须信任通常也意味着事情具有非常高的确定性,即:特定的输入总是会产生特定的输出。比如, x + 1 = y 这个数学等式中, y 减 x 永远等于 1 。另一个例子是地球重力,一个人在地面上起跳后一定会重新回到地面上,这是有统计概率保障的。
关于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事情是完全确定的,这点仍存在争议,因为大多数流程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比如有一些不为人知的要素在发挥作用。然而,我们仍可以利用密码学、物理和博弈论等学科,进一步使这些事件向无须信任的方向发展,并提升事件结果在统计学上的确定性,尤其是降低来自外部变量的随机性和波动性。虽然流程可能无法完全做到无须信任,但是其中的一些环节还是可以实现一定确定性或概率的。
“ 事实 ” 指对某个假设的信任水平符合某一结果的客观确定性。这里要注意的是,一个人所认知的事实受限于他能获得的信息范围(即:可知的事实)。这对于事实的扩展方式至关重要,因为如果一件事的某些信息未知或被故意隐藏,那么就不可能了解关于这件事的 “ 全部事实 ” 。
如果一个人对于某件事的信任水平要高于这件事目前已知的客观证据的支撑范畴,那么我们通常会认为这样的人很容易上当,他可能被误导了,或者只是寄希望于之后情况会发生变化。当一个人对于一件事的信任水平低于客观证据的支撑范畴,那么我们通常认为这样的人疑心很重,或者不了解真实情况。
个人和社会的认知要与事实匹配,并要尽量提高信任水平。这样可以使人做出理性的决策,并更了解结果背后的逻辑,并使预期更贴近事实,减少投机行为以及社会分歧。与事实匹配是提升社会幸福感的唯一方式,可以为我们带来和平、团结以及较高的集体意识。
将 Web2 和 Web3 应用放在 “ 事实匹配坐标系 ” 中
我们可以试着将 Web2 和 Web3 应用放在这个坐标系中。在下一章中,我们将重点讨论这些应用如何在坐标系中移动。
注: Web2 通常指后端不使用区块链的服务。 Web3 指在后端架构中使用区块链的应用。这只是粗略的划分,并不能代表所有情况,肯定会出现例外。
Web2和Web3应用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象限:不可信的、可信的、未经验证的信任最小化以及经过验证的信任最小化。分类标准基于主观的信任以及客观的保障。横坐标是“客观保障”,纵坐标是“主观信念”。
不可信的: 左下象限中是各种不太可信且未经验证的 Web2 服务和 Web3 应用。项目被分在这个象限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常见的原因包括:知名度相对较低;设计有漏洞或未经验证;或无法充分向用户证明其稳健性。多数中低端 Web2 公司和 Web3 初创公司都属于这一类。
可信的: 左上象限中是可信度非常高的 Web2 服务。这些服务通常拥有强大的品牌背书,可以提供高价值的服务,并实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些可信服务的保障水平相比 Web3 技术较低,比如在透明性、用户可审核性、抗操纵性以及其他去中心化维度都不如 Web3 应用。这种信任模式的基础是品牌声誉和法律合同。大多数知名企业或成功的小企业都属于这一类。
未经验证的信任最小化: 右下象限中是一些 Web3 应用,这些应用采用密码学、经济激励以及分布式共识等技术实现了较高的信任最小化,并同时基本能够维持正常运行。然而, Web3 相比 Web2 仍属于新兴行业,没有经过太多实战检验。也就是说,大多数 Web3 应用(即: dApp )都还没有成功扩展,或获得主流用户的信任。这一象限中包含一些 “ 蓝筹 ”Web3 应用。
经过验证的信任最小化: 右上象限是最理想的状态:应用 / 服务获得主流信任和应用,并且为运行稳健性提供可以验证的保障。极少 Web2 或 Web3 应用属于这一象限。主要原因是区块链和预言机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而且公众对于客观事实保障的价值理解十分有限。然而,这里无疑是下一代应用的必争之地。会有越来越多的 Web2 服务和 Web3 应用迁移到这一象限,并在长期保持竞争力。
如何在事实匹配坐标系中移动
项目或公司可以在这个坐标系中朝四个方向移动,即: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下文我们会详细讨论每种移动方式及其背后的动因。
-
向上移动: 信任可以通过很多种方式获得,比如开展市场营销,提升品牌认知;提升应用量,并反应在销量等统计数据中;获得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支持;或耐心等待用户慢慢习惯新的服务。大多数 Web3 应用都需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展示自己的价值主张,以获得用户信任,并提升市场对于 Web3 保障价值的认知,以触及更多目标客群。
-
向下移动: 失去信任可能是因为做了一系列错误操作,发现之前未察觉的漏洞,客户关系管理不善,或新的竞争对手彻底颠覆了某一垂直领域的信任模式。比如,新的 Web3 应用能够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因此可以实现更高的信任水平。这在长期可能会让现有 Web2 和 Web3 应用失去吸引力。 Truflation 专注于提供独立、开源的通胀数据,目前正在重塑社会对官方 CPI 数据的信任,一旦其在数据精准性上进一步提升,将有可能威胁到官方 CPI 数据的地位。
-
向左移动: 保障水平降低通常是因为新的研究成果或新产品颠覆了技术格局。比如,量子计算机有可能会威胁到目前的加密技术安全,基于加密技术的应用如果不能找到可以抵御量子计算的解决方案,则会不可避免地向坐标左边移动。
-
向右移动: 现在可以通过区块链和预言机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保障,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实现独特的信任最小化机制。可以通过密码学、分布式共识、经济激励机制或在各种环境中进行实战演练来保障信任最小化。
加密事实:实现信任最小化的新方法
信任最小化需要采用专门的技术来控制所有变量,并控制、激励或极大降低这些变量的影响,因而使流程变得更加可预测。用户不用出于利他主义、个人关系、品牌声誉或法律合同去相信某个主张,而是基于数学、物理学、博弈论和机制设计来保障假设的真实性。
区块链和预言机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创新的基础架构,构建下一代信任最小化的应用和服务。使用区块链和预言机实现信任最小化的方法通常也被称作 “ 加密事实 ” 。
加密事实结合了加密技术和去中心化的共识,在分布式网络中达成共识,创建统一的记录,并以确定性的方式为应用展开计算。
总的来说,加密事实在博弈论的背景下采用密码学和去中心化的共识机制,使用各种经济激励机制,以确定性的方式执行代码,并以不可篡改的方式将计算结果储存在分布式账本中。加密事实可以让区块链实现四种信任最小化功能:
-
数据库: 以不可篡改的方式储存数据,并为世界上任何用户提供数据;比如:追踪商业流程的当前状态。
-
账本: 以不可篡改的方式追踪变更过程,任何人都可以验证某个流程的历史数据;如:资产所有权变更或应用底层代码。
-
计算: 以防篡改的可靠方式执行应用代码逻辑(如: 智能合约 );如:转账或结算参数合约。
-
验证: 验证链下事件的真实性;如:验证预言机或 Layer 2 等链下计算的有效性。
区块链可以执行这些功能,因为区块链基于去中心化的节点网络运行,使用开源软件维护透明的分布式账本,并建立了奖惩机制来激励诚实行为。然而,区块链只能够使用在链上储存或创建的数据来针对可验证的事件达成共识。比如,区块链使用账本中的账户余额和公 / 私钥加密技术来验证通证转账交易。
预言机利用去中心化的链下计算来针对外部数据和事件达成共识。然后,预言机计算结果会得到验证,保障区块链共识正确地执行了计算结果。比如, Chainlink Price Feeds 是去中心化的预言机服务,为区块链聚合并传输 金融 市场数据。区块链可以查看每个预言机的签名,验证一定数量的预言机节点提交了喂价(即: 31 个节点中有 21 个提交了喂价),并自动取喂价中位数。这样做是为了确保每个有效的预言机喂价更新都有足够高的去中心化水平、抗女巫攻击能力以及正确的聚合方式。
此外, Chainlink VRF 是一种预言机服务,可以生成可验证的随机数,并传输到区块链。区块链可以查看预言机提交的加密证明,验证通过后再接受随机数。加密证明可以证明随机数是基于 seed 和预言机私钥创建出来的,并同时保障了不可篡改性和不可预测性。有了这些预言机服务,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应用可以基于当前市场价格自动执行, NFT 项目和区块链游戏应用也可以在 NFT 铸造和游戏过程中获得可验证公平性的随机数。
Chainlink VRF是随机数生成器(RNG)解决方案,使用区块链来证明公平性和防篡改性。
将区块链的链上共识与去中心化预言机网络(DON)的链下共识相结合,就可以在更多Web2和Web3应用中利用加密事实,打造出更加高级的信任最小化应用和服务。
如何利用加密事实打造信任最小化的应用和服务
应用可以利用加密事实为用户提供更加客观的保障,最终向 “ 无须信任 ” 的方向发展。以下是应用实现信任最小化的一些方式:
-
透明的账本: 将金融生态中的所有账户余额向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对金融数据展开客观的计算,并判断各个应用之间的系统性风险。
去中心化金融( DeFi )是建立在区块链上的平行金融体系,用户可以看到总锁仓量( TVL )、应用流动性、大额转账以及链上协议之间的依赖性等各种客观数据。
-
开源代码: 将软件底层代码设置成开源的,可以让用户验证应用后端的运行机制。
任何人都可以查看 公链 上的智能合约,而且链上经常会发布各种 bug 赏金任务,这种合作式的反馈流程可以进一步巩固应用代码的安全性。
-
防篡改的应用: 用不可篡改的方式执行应用代码逻辑,抵御潜在的操纵行为、不公平性以及违反协议条款的单边行为。
Etherisc 、 Acre Africa 和 Chainlink 合作在以太坊区块链上推出了参数型天气保险应用,自动为受到干旱影响的农民进行保险理赔, 帮助 17000 名肯尼亚农民抵御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 。
-
信任最小化的 data feed 降低任何一方操纵数据或关闭 data feed 的能力,创建去中心化且无法被关闭的 data feed ,不依赖任何单一事实来源或实体来维护这些 data feed 。
Chainlink Price Feeds 是去中心化的预言机网络,从各个 cryptocurrency 和传统市场聚合喂价,并创建信任最小化的单一喂价,用于在各个借贷衍生品和通证兑换平台上进行结算。
Chainlink Price Feeds可以提供信任最小化的金融市场数据,用于结算金融合约,并规避金融诈骗和漏洞风险。
-
去中心化的 货币 : 基于去中心化的协议而非央行制定货币 政策 ,并以抗审查的方式展开交易。
比特币 是基于区块链的新型货币。它有自己的支付网络和货币发行计划,总供应量为 2100 万个比特币。比特币的机制决定了它极难被中心化的管理者或一小群节点所操控。
-
去中心化治理: 基于通证持有者或其他关键生态参与者的共识来升级应用底层代码或管理应用的运行情况,以此减少中心化的决策流程。
Aave 是去中心化的货币市场协议,由 AAVE 通证持有者组成了去中心化的自治组织( DAO ),共同决策平台关键的变更事项或软件升级。
-
去中心化身份( DID ): 在不暴露个人隐私或限制第三方公开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向第三方证明自己的身份,降低信息泄露风险。将用户数据所有权交还给用户,以避免数据被滥用。
Chainlink DECO 可以让用户向应用证明自己的身份信息,并同时不泄露个人隐私。比如,用户可以证明自己住在某一司法管辖区,但同时不向应用透露自己的住址。
Chainlink DECO采用了预言机网络和零知识证明来验证用户储存在传统web服务器的数据,并且不会向应用透露具体的数据。
信任最小化目前正在蓄力中,未来将成为社会中不可小觑的力量
虽然 Web3 的创新和应用不一定总是能符合预期,但是基于加密事实的信任最小化应用和服务将不断发展,而且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定势头。我们大家都知道社会存在信任问题,而我们现在有了新的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用户、 开发者 、创业者以及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都应该积极开发和应用具有长远价值的信任最小化协议和产品。
这将决定未来竞争格局,而现在竞争已经开始了。无视这一趋势,意味着将竞争优势拱手让给对手。而竞争对手有可能会利用信任最小化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保障,并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如果一个需要品牌背书的产品跟一个信任最小化的产品的使用成本和用户体验都差不多,但是后者能够更好地保障产品的真实性,用户自然会选择它。归根到底,事实比信任更可靠,所以大众一旦尝到了信任最小化应用和服务的甜头,并且这些应用和服务在所有其他维度上都拥有同样的竞争力,那用户就再也无法接受原来的模式了。现在就开始建设一个基于事实的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