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st L2运营教学:空投对半分,TVL和开发者我全都要
原文来源:深潮 TechFlow
编者语: 1 月 17 日,Blur 创始人 Pacman 推出的 Layer 2 网络 Blast 宣布其测试网正式上线。同时,Blast 宣布面向开发者开启「Blast BIG BANG」活动,以吸引 Dapp 入驻。Blast 将自己变成了一条自带 Launchpad 属性的 L2,同时本次激励活动的运营思路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加直接的、以「收益」为主的范本。
Blast,最近又一次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中。
1 月 17 日,Blast 官方宣布开启测试网和为期一个月的 「Big Bang」(大爆炸) 激励计划,鼓励开发者们活跃起来在其生态中构建应用,并通过一定的规则开展比赛,胜出的项目可以获得 Blast 的代币空投,以及与顶级投资者建立联系和交流的机会。
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激励活动更像是一次海选和预演,最终的舞台是 Blast 主网。而台下则坐满了 Blast 在过去几个月中吸引过来的用户们,静待着新项目的推出,也渴望着下一场流动性盛宴。
这条由 Blur 创始人 Pacman 推出的 L2,自去年 11 月宣布推出时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自带收益、Paradgim 投资和 Blur 的成功经验,都让它显得极具话题与争议性。
上一次 Blast 引起行业广泛讨论, 是因为它快速吸引用户和流动性的能力。
去年 11 月刚上线几天的时间,Blast 的 TVL 就快速的突破 5 亿美金,让很多 L2 的竞品们感觉到汗流浃背;当时 Arbitrum 母公司的 CEO 也曾在推特上表示「我们创造了这个怪物」。
而现在,这个怪物变得更大了。
Blast 已经在 2 个月左右的时间里成功吸收了总计 13 亿美金的 TVL 和 10 万以上的用户。考虑到 Blast 还没正式上线且运营时间很短,作为比较,成熟运行已久的 Arbitrum TVL 为 26 亿美金,只比 Blast 多出一倍。
不仅吸引用户,现在 Blast 也向开发者们抛出了橄榄枝。
Big Bang 这波测试网计划,帮你找用户、找资金、找人脉,这个价码或许会让新项目们难以拒绝。
加密世界里的激励手段,属实是让 Blast 玩明白了。
一张测试网,空投对半分
我们可以具体来看看这个 Big Bang 测试激励计划的细节。
将 L2 看作一个舞台,用户看戏,项目唱戏。
那对于舞台主办方 Blast 来说,至少有两件麻烦事互相影响:
向看戏的人承诺有人唱戏,向唱戏的人承诺有人看戏。
同时这也是任何一个平台型项目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即如何在两头都没有、甚至是两头都在竞争对手那边的情况下,把资源挖过来。
Blast 给出的办法粗暴、原始又有效 --- 收益,收益,还是收益。
L2 主网没上线,但先直接开诚布公告诉用户存入资产可以获得对应 ETH 的质押收益和稳定币生息,光这一点足够让一心搞钱的加密用户集体涌入,更不用说后续的积分换空投预期;
而在另一边,Blast 可以拿着实打实的 TVL 很有底气的来吸引项目进行 Build,并且也直接明示开发者会奖励空投。
一张测试网,收益对半分。
所有的 Blast 空投,一半给到获奖项目和主网应用的开发者,另一半则给到在 Blast 上存入流动性的用户们。
一般说来空投多面向散户,直接拿空投砸开发者的情况并不多见;但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尤其是在其他 L2 生态固化,头部项目效应明显的情况下,去 Blast 做项目,一有空投,二有用户,三是处女地,何乐不为?
从 Blast 官方给出的信息来看,目前其鼓励的项目类型有 DeFi/NFT/社交/游戏/基建等 8 个大类,基本上涵盖了加密市场中流动性最爱去的领域,强激励下跑出优秀项目或许也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 Blast 的求贤若渴,同时在玩法上也最大化利用了其团队和 IP 的价值。那些日后获奖的项目还将获得与 Blur 项目团队相关核心成员对话的机会,虽然一次对话并不能解决什么实际问题,但其带来的人脉和圈子效应无论是对于做项目、搞 BD 还是找消息,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
空投收益和资源收益拉满,明牌抛出橄榄枝,Blast 似乎非常懂加密市场里的开发者和用户们,究竟怎样才能被有效调动。
技术同质化,运营大爆炸
Blast 的这个测试网激励活动,名为大爆炸;但笔者认为真正大爆炸的,是运营思路。
抛开 Blast 不谈,以前的 L2 们是如何吸引用户和开发者的?
有空投,但规则起伏模糊,也不会一开始就明牌打出;有面向开发者的激励,但好像不第一时间直接与散户们产生联系,而是随后变成等值的代币排放吸引用户参与。
更为重要的,是之前的 L2 几乎都在技术叙事,例如我的 OP/ZK 技术能做到什么地步,gas 能有多低,性能能有多快。
这很重要,但不关键。
当整个加密市场存在几十条底层技术底层同质化的 L2 时,用户和开发者们其实早有盘算:
我不太在意你到底技术有多好,我更在意你能给多少好处。
从 Blast 这个运营思路来看,似乎为我们打了另外一个样:不奢求你觉技术 NB 才来,我就直接让你为收益而来。
明牌,效率且实际。
先用可预见的收益(ETH 质押和稳定币利息)吸引用户和流动性,再以流动性为价码吸引开发者。
没有用户会拒绝实在的收益诱惑,也没有开发者会拒绝「有大量用户」在这个诱惑。
两头都以收益为杠杆来撬动双方的行为,至少能够快速积攒人气,完成一个后发 L2 的冷启动。
当然,市场上也永远有一种质疑,靠收益和激励攒来的用户不可持续、不正统、不技术;但加密世界成王败寇,激励堆下去如果业务做成了,用户分到了钱,项目得到了用户,L2 本身有交易量收到了交易费,大家也自然都闭嘴了。
日后还在质疑的,必然是竞争对手和没赚到钱的那一拨人。这个逻辑和之前 Blur 挑战 Opensea 时尤其类似。
Blur 曾经上演了一场 NFT 平台后发制人的经典案例,而新瓶装旧酒,Blast 看起来也在用同样的运营配方,蚕食着 L2 的市场份额:
激励做媒,两头许以好处。
同时,Blast 这次测试网活动,影响更大的地方在于,将自己变成了一条自带 Launchpad 属性的 L2。
想要流动性,我这里有;想要激励,我这里也有;想要用户,我这里更有。
对一个新项目来说,有什么理由不去 Blast? 反过来看,当"上新要去 Blast"这个想法成为共识,Blast 也就成了一个 Launchpad,也更容易吸引后来的项目们跃跃欲试。
在新周期里,那些高大上的技术们似乎开始失效,用户更青睐那些套路较少、简单易懂和激励直接的项目。于是我们看到了铭文的崛起、VC 的焦虑和更多项目打不过就加入铭文盛宴或比特币生态的务实选择。
L2 赛道会不会也正在经历着一种观念和运营上的「接地气」转变?Blast 至少已经开了个头。
说来也有趣,你总能感觉到加密世界里叙事在变,团队在变,玩法在变;
但一切的背后,对人性的洞察不变。
Nexo-Linked Ethereum Deposits Raise Speculation
Nexo-linked wallets deposited 101,756 ETH ($380M) to Binance, sparking speculation about market liqu...
ORDI Price Prediction 2025, 2026 – 2030: Will ORDI Price Hit $100 This Crypto Bull Run?
The post ORDI Price Prediction 2025, 2026 – 2030: Will ORDI Price Hit $100 This Crypto Bull Run? app...
Is Altcoin Season Here Already? VanEck Answers As Bitcoin Price Struggles Below $100,000
The recent Bitcoin price action has been marked by a correction from its all-time high of $108,13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