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BNB Chain BD 业务负责人 Sarah:逆市布局,行情低迷是寻找并支持“优质项目”的好时机
嘉宾: Sarah ,BNB Chain BD 业务负责人
采访者:TB、 Fairy , ChainCatcher
2018年,Sarah 在香港参加了一场平凡的线下聚会,而这一次聚会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当她第一次听到“比特币作为点对点的电子现金”这一概念时,仿佛一道电光划过脑海,瞬间让她对未来的金融系统有了全新的理解。这一刻,点燃了她对加密世界的兴趣,也成为了她从传统行业跨入区块链领域的起点。
如今,Sarah 已经是 BNB Chain 的BD业务负责人,活跃于全球最大公链生态之一的团队,致力于推动开发者、项目方与基础设施之间的深度协作。
在2025年香港 Web3 嘉年华活动期间,ChainCatcher有幸与她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在谈及当前的行业形势时,她直言,尽管宏观政策带来不确定性,行业可能面临波动,但她认为,这正是创新项目涌现的绝佳时机。在她看来,市场或许会降温,但创新永远不会被冻结,真正的价值会在寒冬中悄然生长。
而这也同样是BNB Chain的理念:在市场低迷时更要逆势而行,支持创业者。例如近期的1亿美金上币激励,线下MVB孵化投资活动等。本次采访将围绕 BNB Chain 的生态建设、增长策略、Meme 生态扶持计划以及未来规划展开深入探讨。
ChainCatcher:你最早是如何接触到Web3的?此前有哪些重要的个人经历?
Sarah:我在香港完成学业后,最初进入的是传统行业,也曾在一些大厂工作过,比如阿里巴巴。真正踏入加密行业,其实源于一个偶然的契机。当时我在香港参加了一场线下活动,第一次接触到“比特币作为点对点电子现金”这个概念,那一刻让我非常震撼。我觉得这个理念不仅酷炫,而且有可能真正改变世界。
带着这份好奇、激动,甚至某种程度上的信仰,我开始深入了解加密行业。刚入行时,我特别渴望搞清楚整个区块链网络的底层架构,比如 Layer1 是如何运作的。因此我常常去研究市面上的头部项目,尤其关注那些专注底层技术的 Layer1 项目。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加入了 NEO 项目,也就是在 2018 年正式进入了加密行业,开始参与 Layer1 和生态建设相关的工作。到了 2023 年,我加入了 BNB Chain 的 BD 团队。那时团队规模还不大,后来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一直负责 Layer1 生态与 Web3 的拓展。
可以说,我是因比特币的理念而进入这个行业,多年来也始终专注于 Layer1 与 Web3 的发展。直到今天,我对这个行业、尤其是它的底层技术,依然充满信念与热情。
ChainCatcher:在市场低迷和政治不确定性中,您如何看待项目的生存与发展?
Sarah:我认为即便在熊市中,也依然会有热点和机会冒出来。低谷期反而容易有项目出圈,因为人们对新鲜内容的关注度更集中。
因此,我们认为当前反而是一个布局的好时机。一方面,优秀团队和项目的估值更加合理,有利于我们去支持和孵化他们;另一方面,如果项目此时能有长期积累和清晰思路,在这样一个市场阶段更容易获得关注、实现突围。 可以说,这是一个寻找“超级开发者、超级项目和超级想法”的窗口期。而我们会持续以开放的姿态,去发现、支持这些机会。
ChainCatcher:其他公链如 Solana、Base 也在推动 Meme 生态竞争,它们的优势在哪里?相较之下,BNB Chain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Sarah:Base的优势在于聚集了许多欧美本地的开发者资源,这对他们构建生态、推动应用发展也非常有利。
我们自己的角度出发,我们也在积极拓展北美市场,比如通过线下活动、招聘本地团队,持续推进与美国机构的合作。目前已经初见成效,例如 VanEck 申请 BNB ETF、Coinbase advanced 上线 BNB 永续合约,都是我们持续推动下的重要进展。我们希望 BNB 能在更多的北美场景中实现流通与曝光,通过开发者生态、黑客松等形式进一步渗透。
关于 Solana,SOL 之前的价格飙升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推动力,并在链上形成了财富效应和活跃用户群体。
BNB Chain在 Meme 赛道上,具备这几个比较突出的优势:
首先是持续的流动性激励计划。 我们一直在推进各类激励机制,为资产创造更好的启动环境。例如此前的440万美元流动性激励。这对于 meme 项目而言至关重要,能够获得初始的流动性支持,是吸引社区关注和用户参与的关键。
其次,BNB Chain 本身的链上流动性基础也较为扎实。 当前 BNB Chain 的 TVL 大约在 70 亿美元左右,整体的 DeFi 基础设施相对成熟。同时,我们与多家钱包也建立了紧密合作,确保交易体验顺畅。
另外,在 CEX 渠道上的支持也是我们的优势之一。 我们与很多中心化交易所保持密切协作关系,许多 meme 项目在 BNB Chain 上取得一定热度,相关交易所就会主动上线这些资产。
ChainCatcher:BNB Chain 上曾排名前列的 Meme 项目热度有所下降,BNB Chain 是否有“盘活”计划或扶持策略,以帮助它们重新激活社区和市场活力?
Sarah:我们目前在推动的一个重要举措是 “1 亿美元的永久流动性扶持计划” ,这个计划不仅仅是面向 meme 项目,而是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资产。只要项目在 CEX 上市,我们就会为其在链上提供一定的流动性支持。我们相信它将对资产的链上流动性和整体活跃度带来显著的提升。
除了流动性激励, 生态热度的持续营造 也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部分。无论是在线下,我们在香港等地频繁组织的各类活动,还是在线上的内容发声和社区运营,我们都在持续为 BNB Chain 生态创造话题和关注度。
只要生态保持热度,各类项目就有机会被看见并流行起来。我们希望通过流动性激励和生态热度双轮驱动,为开发者和项目提供一个具备增长潜力和传播效应的土壤,持续激发链上的创新与活力。
ChainCatcher:你们团队主要负责哪些工作呢?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挑战或成就?
Sarah:在 BNB Chain BD 团队,我们主要负责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支持开发者生态建设。二是建立与维护合作关系。三是深度的项目孵化与资源撮合。
我们团队其实经历了不少挑战,包括人员变动、市场环境起伏,以及外部开发者对生态的反馈。例如前段时间有关 MEV 的问题,影响了一些用户的交易体验,这对整个团队,特别是 BD 团队来说,都是需要正视并改进的方向。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在持续学习与成长。
ChainCatcher:BNB Chain 生态近期呈现复苏态势,团队背后做了哪些努力?哪些关键决策做对了?
Sarah:前段时间 BNB Chain生态的复苏,让我们深刻感受到社区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我们观察到,一旦热度上来,社区就会自发地做很多事——从寻找各种传播角度,到持续制造新的讨论热点,整个氛围非常活跃。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也一直在积极推动各类激励计划,希望能够承接住这波热度和开发者的热情。与此同时,我们也持续推进像 MVB 这样的长期孵化项目。以 MVB 第9季为例,无论是报名数量、项目质量,还是整体的参与热度,都明显提升。
这说明市场在复苏的同时,确实有一批真正有潜力的项目和想法在萌芽,我们也希望能通过这些计划,把它们留在 BNB Chain 上,成为长期发展的核心力量。
除此之外,我们也一直在和生态中的各类基础设施服务方保持紧密合作,比如交易所、钱包、跨链桥等。我们的目标是帮助生态内的项目完成从早期开发到资产发行,再到后续流通的完整流程。一方面,我们会支持项目将资产原生发行在 BNB Chain 上;另一方面,也会协助他们在更多具备流动性的场景中进行资产流通和交易。
ChainCatcher:这一系列流程下来目前效果如何?
Sarah:我们最近观察到几个积极的趋势。首先是一些不错的新项目和创意正在 BNB Chain 生态中诞生并落地,开发者的活跃度明显提升。
其次,我们前段时间有一个稳定币相关的活动——稳定币转账 0 Gas 费的激励计划,这一举措也带来了稳定币在 BNB Chain 上使用量的显著增长。今年已有至少 6 个新的稳定币选择在 BNB Chain 上进行原生发行。这从侧面反映出,确实在逐渐吸引更多的开发者和项目方加入进来。
不仅是新进 Web3 的团队,甚至还有一些原本在其他链已经上线的项目,也开始把他们的项目迁移到 BNB Chain 上。我们也切实感受到,来找我们沟通、寻求合作的项目方和创始人数量明显增加了。
ChainCatcher:BNB Chain未来计划如何构建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态体系,确保用户与项目的长期留存与发展?
Sarah:我们认为, Web3 的未来一定不止于“存量竞争”。真正的机会来自增量用户,而这些增量往往伴随着新的技术范式、新的资产形态以及新的玩法创新。 正如当年的 DeFi Summer、NFT 热潮、GameFi 崛起,这些“从 0 到 1”的突破,都是在关键节点上涌现出的新叙事。
从基础设施层面来看,2025 年我们的重点目标之一是全面提升 BNB Chain 的性能。具体来说,我们的技术路线图明确提出,要将BSC(智能链)出块时间从 3 秒逐步缩短至 1 秒,最终实现 0.75 秒。
同时,我们也在持续关注链上交易的安全性,特别是在 MEV方面的治理。我们也携手 BlockRazor、48 Club 等生态内的建设者,一起探索更具建设性的防护方案,重点应对如三明治攻击等问题,保护普通用户的交易公平性。
在生态建设方面,我们在多条主线上持续发力。最能体现的就是 MVB计划,这是我们长期坚持的开发者扶持机制。我们希望通过 MVB,发现并支持那些真正有潜力、有想法的开发团队,把创新的 Web3 产品和想法带到 BNB Chain 上来,为生态注入新活力,吸引更多 Web2 用户进入。
ChainCatcher:BNB Chain 目前关注的下一个增长点是什么?
Sarah:我们重点关注三个关键赛道: AI、稳定币和 RWA。
除此之外,各类新型 DeFi 产品,比如新的 DEX、借贷协议、预言机等基础设施。只要是在 DeFi 层面有创新性的想法或方向,BNB Chain 都会持续保持高度关注。同时,我们也将继续支持gamefi,desoc, desci等,多维度的可能性。
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 BNB Chain 能够成为优质的资产发行平台 。当开发者或团队想到要发资产时,第一时间就能想到 BNB Chain——因为这里具备充足的链上流动性和完善的交易生态系统。
目前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是, 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流动性正逐步走向融合。越来越多的 CEX 意识到,未来的流动性格局是“链上+链下”的结合。 谁能聚合各个来源的流动性,谁就能占据下一个阶段的核心入口。这也正是我们希望 BNB Chain 成为的角色——一个底层的资产层和最终的结算层。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再去拓展稳定币、AI 应用、DataFi 等更多可能性。
ChainCatcher:BNB Chain 当下还有哪些挑战?未来如何解决?
Sarah:首先,是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从经济形势来看,现在整体大环境并不明朗,这对整个加密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外部压力。
其次,是应用层缺乏真正“出圈”的超级应用。自从 DeFi Summer 和 NFT 热潮之后,我们至今仍未看到类似规模和影响力的新叙事或杀手级产品。整体而言,这一轮的应用赛道略显平淡,缺乏足够“性感”或具备大规模用户吸引力的项目。
ChainCatcher:有用户反映BNB Chain上的夹子攻击影响链上交易体验,我们也注意到近期社区通话也在讨论这一点。目前BNB Chain防夹工作进展到哪一步了?未来有哪些优化计划?
Sarah:目前我们防护方面主要有两个方向的工作:
第一,是基础设施层面的整合。我们一直在和各类钱包、DeFi 协议等项目沟通,希望他们能接入并默认启用 MEV保护方案。因为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他们往往不了解这类风险,也不知道如何主动规避。所以我们更希望从产品层面就“默认保护”,把 MEV 防护变成一个基础设施级的配置,自动服务于用户。
第二,是与生态关键角色的协作。我们推出了 “Good Will Alliance”,BNB链基础设施的两大关键构建者BlockRazor和48 Club现已将各自的“三明治攻击”过滤器部署到各自的区块构建机制中。
第三, 我们在 GitHub 上为联盟创建了一个代码库,并将 MEV 善意建设者放在 一个专用文件夹 中。我们呼吁所有 BSC 验证节点现在只接受此文件夹中建设者的区块出价。
这三方面的推进已经初见成效。以链上用户被三明治攻击的情况为例,数据显示,三明治攻击交易数量已经显著下降,每日数量基本控制在 50 笔以内,甚至多次降至个位数。
OKX Wallet and DeFiApp Partner for Seamless DeFi Access
OKX Wallet considers the integration with DeFiApp as an important move to enhance the consumer exper...
Qubetics, Immutable X, and Polkadot: The Best Cryptos to Invest in Now Before They Redefine Blockchain in 2025
Delve into Qubetics' innovative tokenization, Immutable X's NFT advancements, and Polkadot's ecosyst...
Traders Panic Over Pi Unlock, Solana Eyes $150—But BlockDAG’s Easter Price at $0.0031 Is Attracting Millions
Solana rallies 20%, Pi faces a $129M unlock crisis, but BlockDAG's $0.0031 price and 16K miners s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