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官上任三把火,以太坊基金会新任执行董事揭秘EF走向何方?
原创|Odaily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
作者|Wenser( @wenser 2010 )
伴随着 ETH 价格上涨突破 2700 美元,忠诚的 E 卫兵们再度热泪盈眶起来,尽管他们的入场价格可能是 3000 美元乃至更高。而作为以太坊生态的官方核心角色,以太坊基金会(以下简称 EF)的一举一动无疑牵动着所有人的心。近日,EF 执行董事 王肖薇(Hsiao-Wei Wang) 在接受 ETF Panda 联合发起人 BruceXu 的 线下采访 时对 EF 后续发展走向给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规划说明,借此,Odaily星球日报将于本文结合本次访谈内容梳理 EF 后续发展可能。
重头戏一:以太坊生态中的潜在爆发应用及探索期应用领域是?
在被问及以“太坊生态中哪些应用领域可能会迎来爆发,哪些方向则还在探索中?”时,王肖薇回答道:“个人近期觉得比较有趣的方面,是身份及 SocialFi 方面。如 Farcaster 生态中的一个可以看到好友在玩的游戏且支持快速分享的小程序,尽管距离爆发尚有一定时间,但相对更加容易渗透进入普通用户的日常生活,能够快速找到自己的使用群体。至于大型项目,仍然偏向于金融相关产品,如 DeFi 类的创新;此外,RWA 也应当属于应用范畴,后续发展值得期待。”
整体来说,王肖薇的回答中规中矩,看得出来,EF 对于以太坊生态的后续应用层发展也并没有特别清晰的扶持计划或者推动思路, 不同于 Solana 生态的商业应用发展逻辑,这方面是以太坊生态当下的最大短板。
重头戏二:EF 内部组织架构?
关于 EF 组织架构方面,王肖薇回答道:“ EF 大概的架构包括:首先是董事会,再就是 Management Team,之下有三个事业集群,非严格定义的部门。
第一个是 Operation(运营)部门,包括 Finance、 HR、Legal,这些是一个公司或一个基金会日常运营需要的;
第二个就是 Development(技术、投研)部门,在近期一些比较大的 Spin-off(分拆出去)之后,现在主要都是 Protocol 的 R&D 为主,Research Team 也在这个开发部门。
第三个就是 Eco Dev (生态开发)部门,就是生态发展相关,那这个部分可能就包含像 ESP、Next Billion Fellowship 这样的发放 Grants 的部门。”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据 LinkedIn 界面 显示,EF 组织下属在职成员数量为 281 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型组织。
EF 官方组织人数界面
针对社区关心的“EF 是否没有自己的市场部门”一事,王肖薇也正面回应道:“像 Josh Stark 说, Ethereum doesn’t have BD team, Ethereum has one hundred BD teams(Odaily星球日报译:以太坊官方没有商务拓展团队,但以太坊生态有无数 BD 团队)。 其他的应用上不管是 Layer 2 或者是一些 Dapps,他们的 BD 团队,同时也像是我们的 BD 团队。我们不把以太坊当成是一个自己的品牌去看待的。比如说像 Twitter,我们就在最近推特上有一些账号的转换。 从今年初开始,现在有一个 Ethereum 的账号,还有一个 Ethereum Foundation 的账号。我觉得分开蛮不错,因为以前我们每次要在用 Ethereum 这个账号发些什么,好像大家会觉得这就是基金会的意思,非常受限。 现在就用这个账号去做类 BD 的事情,做一些帮助社群去了解现在发生什么大事件的宣传工作,反正这个分开我觉得很好,两边两个账号都给各自活用起来。”
EF 内部架构组织图
重头戏三:EF 后续资金流向可能性如何?
关于社区历来较为关注的“ EF 的资金运营模式以及潜在的资金输入渠道”,王肖薇对此回应道:“ 今年基金会开始积极地参与 DeFi 了。在 2 月初的时候有一波部署,我们放了一些开始尝试 ETH DeFi Lending,第二阶段也有在计划中。我们在评估是否加大 Lending(借贷)的投入,或探索更具创造力的 ETH 资产活用方式;
第二个比较大的领域就是 Staking(质押)。我们也在探索不同的 Staking Options(质押可选项),同时思考 EF 参与 Staking 是否可以带来正面效益;
第三点还在探索阶段,就是 Tokenization(代币化操作),比如参与一些 RWA。我们的参与主要就是一些比较保守的基金,或者说对 L1 比较好的 Fund。”
通俗来讲,或许是受到 Vitalik 及 EF 成员对 DeFi 投机炒作热潮的不感冒, 目前 EF 的收益来源仍然较为局限,但 ETH 一直以来表现不力的市场价格以及怨声载道的社区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 EF 不得不迈出新的一步,尝试更为多元化的操作为自己创收。
重头戏四:EF 此前的卖币砸盘操作背后原因是?
简单来说,为了生存。
对社区极为关注的“ 100 枚 ETH 小额卖出”等行为,据王肖薇回应,“对我们来说是不得不卖,因为我们现在基金会有两三百人, 支出上 75% 左右都是需要法币支出的, 25% 是 Crypto。
所以说第一点是基金会需要营运,就需要去做一个资产的再平衡。
第二个是说我们可能社群不太清楚我们有这个需求,可能在沟通上我们会加强。
还有一点要先说一下,我们卖币并不是说卖在高点,常常有人说我们卖在高点,其实很多次是卖在低点的。低点的时候大家没有去把它放大出来,我们没有太多的设计在这里。 ”
而针对社区提到的“ EF 或许可以采用更为隐蔽或 OTC 方式进行卖币的建议”,王肖薇也正面回应道:“我们的主要的 Treasury 其实是非常公开透明的, 所以说也许短期内这样做可以,但是主要 Treasury 的变动大家都可以看在眼里。”
在恪守 EF 自身去中心化、透明化的使命的前提下,在他们看来,类似的 ETH 卖出行为公开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重头戏五:EF 后续是否会随着社区发展而逐步消散?
有人推测 EF 可能会在完成一定的使命或者阶段之后慢慢的淡出或者解散,让社区驱动以太坊运行。假如真的到了那一天,你理想中以太坊社区是怎么运行的?
针对这一问题,王肖薇站在 EF 执行董事的位置上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她提到:“首先对于基金会,今年(2025 年)是特别重要的一年,我们在整个组织的转变投入特别多预算,或许明年的话,基金会发现其他在社群里面的能够取代基金会角色的主体增加的话,我们可以以一个保守、收缩的状态运作。
比较有趣的是我们每年都需要去改一下策略,基金会每年关注的主题可能是不太一样的。 也许基金会关注在 Protocol 的时候,存在感会比较强一点。所以说也许未来专注的点比如说应用层或者说是 Wallet 上的时候,那也许我们不需要这么大的存在感,所以说这个存在感每年都在变化。
我个人是希望基金会能够时刻思考我们要怎么样增加其他人能够做我们今天做的事情。未来哪些事情是只有我们才能做,也许我们就会一直做下去。
比如 Coordination 的部分,非常仰赖未来各种因素的变化,以及来自社区的一些支持。 如果社区能够做得很好的话,基金会就可以转向更复杂,或者说更没有缺少人关注的事情。”
总结而言,EF 的未来不仅仅掌握在 EF 成员的手中,也在于以太坊生态及社区的发展和后续走向。
推荐阅读:
谁来拯救“中年危机”的以太坊?王肖薇能帮上忙吗?
BNB Price Slingshot To $1,000: Why The 50 EMA Could Hold The Key
The BNB price is showing remarkable bullish strength on the weekly chart, with technical signals ali...
HYPE, WLD, FET, ZBCN, JUP: Top 10 Crypto Tokens by Social Sentiment
This week, HYPE, WLD, FET, ZBCN, JUP, PEPE, MERL, TIA, INJ, and VANRY are the top 10 crypto assets c...
Bitcoin Buyers Regain Control – Spot CVD Flashes Bullish Shift Above $110,000
As Bitcoin (BTC) hit a new all-time high (ATH) of $111,980 on Binance crypto exchange yesterday, t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