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新周期的头号赚钱玩家:比特币持有者赢麻了
原文作者: 1912212.eth,Foresight News
「去年一年亏了上百万」,小苏告诉 Foresight News。
作为一名币圈老韭菜,他在上轮牛市周期中购买了不少 VC 币, 2021 年,比特币一度突破 67000 美元,创历史新高,众多 VC 币水涨船高,涨幅甚至高于比特币,小苏的第一桶金由此而来。
然而市场变幻莫测,这一轮周期小苏栽了跟头,自 2024 年起,他重仓的多个 VC 币表现不佳,一路阴跌不止,被迫成为钻石手的他实在扛不住,只能在低点割肉离场,如此三番五次后,他的累积收益已经回吐大半。
「为什么这一轮赚钱这么难?市场上到底谁赚到钱了?」小苏十分不解,在他看来,以往牛市周期,闭眼买币,躺着、睡着就能赚钱的时代,如今变成必须「跑得快」才能挣钱。市场参与者如 VC、做市商、交易所、项目方、散户、撸毛工作室等都面临各自不小的新挑战。
小苏的经历并非个例,不止像他这样的老韭菜,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加密 VC 机构也在近期宣布转型,并坦言这一轮的一级投资收益非常失败。
但从加密货币的历史来看, 2024 至 2025 是波澜壮阔的一年。比特币现货 ETF 的获批让传统金融机构蜂拥而入,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加密政策迎来史无前例的宽松环境,一系列的利好使得比特币价格从底部 1.5 万美元突破 10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
投资者对于狂暴牛市的憧憬达到顶峰。
可市场的另一重要龙头以太坊打碎了投资者的美梦。以太坊本轮周期甚至并未创下历史新高,过往的两大币价助推器 DeFi 以及 NFT 也并未出现热潮,其创始人 Vitalik 以及以太坊基金会备受批评,ETH 萎靡之下,二层、再质押、ZK 等叙事幻灭,众多相关生态代币表现令人大失所望。
而唯一的热点——Meme 币的热潮,某种程度上也是散户们对 VC 币高估值在宣泄不满,VC 币回报利润在上所之前就已被 VC 瓜分殆尽,留下的只有散户接盘与「无尽的下跌」。
但在这个更粗暴的「赌场」里,只有极少数精明的交易员、内幕交易者以及发币集团赚得盆满钵满,大多数疯狂冲 Meme 的散户在一场又一场的彩票刮奖运动中,损失越来越大,最终也意识到所谓的财富效应终究也只是属于他人的「晒单秀」。
那么到底谁才是赢家呢?Foresight News 带着上述疑问采访了多位赛道的加密从业者,他们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比特币持有者:赢麻了
比特币买家,无疑是在本轮周期收益颇丰。5 月 10 日,Bitcoin Magazine Pro 数据显示,比特币自突破 10 万美元后,仍处于亏损状态的地址仅仅为 0.55% ,该比例表明市场上大部分比特币玩家均处于盈利状态。截止发稿时,比特币已突破 11 万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再未有人因购买比特币而亏钱,所有买家均实现盈利。
2022 年成立的 NDV(NextGen Digital Venture)基金即是其中之一, 其创始人 Jason(@jhy 256)告诉 Foresight News,NDV 一期基金已于今年 2 月清仓,其总收益达到 3.75 倍,并于近期启动了二期基金的融资。
Jason 在创投领域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曾在华兴资本、启明创投等机构就职。2023 年, 34 岁的他选择离开由马云和蔡崇信联合设立的家族办公室蓝池资本,创立了 NextGen Digital Venture。
Jason 表示「在更广阔的世界里,外部的买盘仍然不少,很多机构连 0.1% 的配置都没有,可能就先买个 0.1% ,涨跌不敏感。传统大钱如果拿 1% 的资金体量来配置比特币,对于比特币这个资产类别也非常可观的。」他在第一年将基金大部分仓位放在 GBTC 上,去年又进行策略切换后转向与加密货币相关股票,如 Coinbase 以及 Strategy。这些操作无疑都踩中了市场趋势。
他在谈及比特币涨幅时分析时表示,现货 ETF 的推出功不可没。「传统金融的钱可以定向从 ETF 直接流向 BTC,这也是 BTC 能够持续跑赢很多山寨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许特朗普的当选和发币,会给予其他数字货币一些新的机会」
2024 年 1 月,比特币现货 ETF 的获批成为本轮周期的里程碑事件。截止目前,比特币现货 ETF 总净流入超 427 亿美元。以贝莱德、富达等为代表的机构大举购入比特币现货 ETF,凭借入场时间早、成本不高以及稳健持有一跃成为市场上明牌大赢家。 这些资金主要来自对冲基金、养老基金和家族理财室,也标志着加密市场从散户投机向机构投资的转变。
不仅如此,各个上市企业也加入比特币购买大军中也赚得盆满钵满。
美股上市公司 Strategy 就凭借激进的购买风格,不仅其股票价格收益大涨,其公司浮盈也大得惊人。截至 2025 年 5 月 18 日,Strategy 持有 576, 230 枚比特币,购入总价约为 401.8 亿美元,平均每枚比特币价格约为 69, 726 美元。比特币突破 10.97 万美元之后,其浮盈一度超 230.39 亿美元。 日本上市公司 Metaplanet 累计持有 7800 枚比特币,历史平均购入价为 1351 万日元 / 枚(约合 94165.7 万美元)。按照比特币 10.9 万美元计算,Metaplanet 持有的比特币已浮盈 1.21 亿美元。
比特币自其诞生以来,长期涨幅没有辜负任何一个钻石手玩家,甚至连一直增持的岛国萨尔瓦多持有的比特币浮盈就已超过 3.57 亿美元。
由 BTC 其衍生的矿机、加密基建公司、金融衍生品自然也收益颇丰。仅以嘉楠科技为例,财报数据显示 2024 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 80.9% 及挖矿收入增长 312.5% ,公司提到 2025 年第一季度客户订单已排至第二季度,显示矿机销售势头延续。
Meme 大赢家:单币狂赚百万美元
「目前的总盈利已达百倍,主要是包括去年的 AI、deSci 以及 TRUMP 上赚的。」yuyue 告诉 Foresight News,
知名链上 KOL yuyue 抓住 TRUMP 机遇赚得数百万美元一战成名,据流传的社区图片显示,她花费 15.8 万美元购入 TRUMP,浮盈一度超 200 万美元。
她于 2022 年 3 月份入圈,起初只是想找实习工作,后来通过空投以及社群认识更多人,复盘市场机会。最后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敢于上仓位,最终拿到了大结果。
过去一年的加密世界,最具财富效应的赛道无疑是「Meme」。自 2024 年初以来,Meme 币在加密市场掀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狂潮。从 Solana 链上的 WIF 和 BONK,到以太坊上的 PEPE 和 TURBO,再到 Base 链上迅速走红的 DEGEN、MOCHI,甚至是比特币生态中的 Meme 资产,每一个热点的出现都迅速吸引了数以万计的散户和投机者涌入。
Meme 不再只是娱乐,它成为了财富分配机制的新实验场。根据 CoinGecko 和 Dune Analytics 的统计, 2024 年全年,Meme 币的总市值从不足 20 亿美元一度飙升至超过 600 亿美元,年内涨幅超过 2900% 。其中,仅 Solana 链上的 Meme 币市值就占据了超过 1/3 。WIF 一度从不到 100 万美元的初始市值上涨至超过 30 亿美元,早期持有者甚至获得了超过 10 万倍的回报。有用户在 2024 年 4 月以不到 200 美元购入某新 Meme 币 BOME,短短 72 小时内账户价值暴涨至超过 200 万美元。
这些 Meme 币往往并无传统技术背景,甚至不依赖完整的项目白皮书,仅凭一句话的 slogan 或一个简单的狗狗头像,就能引爆数百万美金的交易量。
最疯狂的 Meme 财富效应,则属于特朗普正式入主白宫前的 Meme 币 TRUMP。0x Sun、大宇、冷静、CryptoD 等交易员单币盈利上千万美元,引爆整个加密圈,无数人为之惊呼。不过能单币赚得如此巨额收益的玩家毕竟只是极少数。仓位管理以及风险偏好也是一门大学问。
yuyue 坦言她在仓位管理上比较灵活,除比特币之外,并没有长持的其他仓位。交易风格上,「目前有扫链流派和二段流派,这两种风格泾渭分明,不过自己更偏向二段流派,二段的风格就是看重叙事」。
她表示市场参与者一定要对标的有自己的判断,比如侧重二段就需要关注叙事以及市值估算区间 ,在这些基础上进行交易,而这里的叙事也不是幻想出来的,而是可以被 K 线以及盘面支撑。
链上 OG 玩家「比特大厂」也在 Meme 币淘金热中赚得盆满钵满,他告诉 Foresight News,「在上轮周期中凭借 SHIB 短短数周即获得几十倍高额回报后开启了链上交易之旅,在最近一两年的 Meme 交易中,盈利在数百万上下,在 ORDI、GOAT、TRUMP 等标的上抓住了机遇。」
不过想要获得高回报并不容易。「身边拿到大回报的往往在链上研究以及时间方面投入精力大,这是他们该得的,一般人可能做不到。」他感叹道。
交易 Meme 币比主流币更加考验玩家水平,比特币大厂表示,Meme 交易须把握大人物、大趋势、大叙事,大热点也非常关键,通过在推特上进行搜索关键词或合约地址也可用来观测短时热度」
他的 Meme 币的盈利也会用于购买比特币。「现在仓位比特币占比 85% ,以太坊 BNB 占 13% 附近,剩下一些山寨 Meme 币。」
Meme 币的财富神话在大行情萎靡之下,一度暂时熄火,甚至社交媒体上也罕见大额晒单。众多怀抱暴富梦想的 Meme 币玩家在一次次的刮奖运动中屡屡受挫,在归零与卖飞中反复焦灼不安。有部分人选择再度回归主流山寨币,也有部分玩家选择了其他赛道掘金。
或许,每个不甘离去的 Meme 玩家,都在等待山寨币市场彻底回暖的那个时机,部分市场玩家则通过有效策略与坚持不懈,拿到了大结果,他们就是空投玩家。
天降空投:从全民狂欢到博弈内卷
「 2023 年,Arbitrum 空投则成了我回报最大的项目,大概约 3000 万人民币。」知名空投玩家丰密告诉 Foresight News。
他在传统金融历练十几年,做过对冲交易与投行, 2017 年因 ICO 进入加密圈, 2020 年又通过 DeFi 发现撸毛机会,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其财富掘金速度甚至远超挖矿或炒币。
此后,「 2024 年 Wormhole 带来了更高的账面收益,TGE 时的对应价值甚至超过了 ARB。但可惜的是,在领取和出售的时间节点把握不佳,最终也只是账面辉煌,实际落袋有限。」
空投的黄金时代,离我们并不遥远。2020 至 2021 年的加密牛市中,DeFi、NFT 和 Layer 1/Layer 2 项目的激增为撸毛提供了肥沃土壤。Uniswap、1inch、dYdX 等 DeFi 协议的空投活动动辄带来数千美元的收益,吸引了大量散户和早期工作室入场。这一时期,撸毛门槛较低,普通用户通过简单的钱包操作或社交任务即可参与。那确实是撸毛的黄金时代,巅峰时期,撸毛顶级玩家丰密告诉 Foresight News,「ENS 发币时空投的单号奖励超过 10 万人民币,多号直接暴富,PSP(Paraswap)那次,一个号就是 1 万美金起步」。
后续撸毛行业逐渐从野蛮生长转向专业化。工作室则通过批量创建账户、自动化脚本提升效率。不过即便如此,行业仍有不少空投财富效应。
Aptos、Sui 等测试网项目的空投进一步推高了撸毛热潮,部分工作室通过「多账号策略」获取百万美元级别的收益。项目方为防范「女巫攻击」(Sybil Attack),普遍提高了空投门槛,例如引入身份验证、链上行为分析或社区贡献要求。这使得散户撸毛难度加大,而拥有技术优势和资源的工作室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丰密在谈及心得体会时坦言,首先,选对项目最为重要。「真正能改命的空投,一定来自有产品、有创新,有资本、有格局的项目。不是刷 100 个低质量活动就能补足的。宁可重仓 3 个看准的,也不要撒网 30 个毫无确定性的项目。」其次,参与者必须学会理解希望筛选出什么样的人,理解协议逻辑、了解协议特性,非常清晰的全局观判断,越像「真实用户」并代入「开发者视角」,未来越容易被算进高质量权重的分配规则与奖励模型里。此外,就像职业交易员的敏感一样,该止损时要果断,放弃也需要干净利落。
在他看来,撸毛也并非孤立行为,而是一种典型的结构性套利方式。参与者可以把撸毛当作稳健收益的「左手」:低成本、高赔率、以时间换机会。 与此同时,用「右手」配置二级市场的仓位,持有 BTC/ETH 等基础资产,或大胆下注一些长期高弹性的投机项目如 meme。左边吃确定性,右边搏不确定性。「目前这是我眼中更稳健、也更具穿越周期能力的组合方式。」
2024 年空投赛道仍保持持续火热。Starknet、Hyperliquid、Magic Eden、Pudgy Penguins 等项目通过空投分发了数亿美元的代币。随后后续市场行情风云突变,从高潮转向低谷,那些一开始选择出售的玩家保持住了大利润,而选择钻石手,选择等等看的玩家则成了「跑得快玩家」的退出流动性。
对此,丰密则反思道「撸毛从来不是流水线式的机械操作。每一个账号、每一笔 TX、每一个项目代币背后,都是我亲手一点点交互、记录、等待,甚至亏出来的。它们不仅仅是数字,更像是一场又一场策略与运气的博弈,也是一种带有极度浓烈的情感投入。一个项目都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与时间,Gas 与本金,正因为如此,这是一种情感投入。但正是这种「感情」,在这轮成了我最大的败笔:该卖的时候舍不得卖,该走的时候反复观望。结果把本来已经到手的收益,拱手让给了市场,只是陪它走了一段路。」
市场玩家有输有赢,而且赢家总是少数人。后续不论是个人还是工作室,屡屡被反撸,zkSync、LayerZero 等空投一出,市场一片哀嚎之声,小散户空投少得可怜,撸毛工作室损失惨重,甚至被迫关门。项目方被狂喷,但项目方姿态却相当强硬,自此往后,其市场多数项目也开始争相效仿,少发甚至不发空投。
丰密告诉 Foresight News,「撸毛的草莽时代早就结束了,那个人人都能从链上撸出第一桶金的红利窗口关闭了,现在已经不是随便交互几个按钮就能赚到奖励的阶段了。」
在撸毛玩家普遍都觉得难的时候,想要坚持下来,则难上加难。不少玩家因耐心不够而错失财富机遇。丰密剖析很多玩家无法坚持下去的根源在于 「空投迟迟不发,Gas 不断投入,交互枯燥无趣,任务越来越形式化,积分越来越泛滥,当回报迟迟未到,怀疑就一点点侵蚀执行力,抱怨也就随之而来。但真正的大结果,往往就藏在你差一点想放弃、差一点以为无效的那些坚持之后。你要相信——结果从不是先发生,而是先被相信,才会被兑现。」
丰密也分享了其撸毛过程中遭遇的失败案例,「Babylon 上做了大量 BTC 质押交互,投入了不少资金和注意力。结果空投分配极其有限,收益惨淡得不忍直视。」此外他重仓了整个 Move 生态,其中就有 Aptos,市值高峰时投入超过 400 万美元,结果生态项目集体拉胯,生态没有一个能打,官方也缺乏方向感和顶级运作能力。
空投也有各种酸甜苦辣。
不过相比于买币,撸空投或许仍然是少数可以从初始小额本金便可以赚大钱的赛道之一。多号策略、精品号策略仍不失为实践手段,但也更加讲究方式方法。与项目方斗智斗勇的游戏,仍非常考验撸毛玩家的认知与执行力。
结语
加密市场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币圈一日,人间一年,虽说有夸张之嫌,然而也侧面反映出其变化速度之快。看不准、抓不住,机会就没了,对于在行业不断追求更多财富的人来说,无疑是最煎熬的。
不过加密圈最为迷人的地方便在于,每次当市场参与者认为已经走到了财富效应尽头之时,总会在某个不起眼的犄角旮旯,某块领域正茁壮成长,为后续的崛起养精蓄锐,通过再一次惊人的财富效应,源源不断吸引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涌入掘金。
Ethereum Holds Above Key Prices – Data Points To $2,900 Level As Bullish Trigger
Ethereum is at a critical juncture as it approaches the $2,700 level, widely viewed as the next key ...
Binance Founder CZ Denied WSJ Report Claims About Alleged Involvement with WLF
Binance founder, Changpeng Zhao (CZ), denies WSJ claims linking him to WLF, calling the article inac...
Dogecoin Price Breaks Out Of Bearish Trendline And Enters Ascending Channel Headed For $0.3
Dogecoin’s recent price action has taken a noticeably bullish turn, with the meme coin bouncing o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