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mp.fun 遭遇「雙重絞殺」,迷因幣賭場的末日到了嗎?
Solana 區塊鏈上的 Meme 幣發行平臺 Pump.fun 不僅在紐約聯邦法院面臨多起集體訴訟的圍剿 ,其最重要的宣發陣地,社交平臺 X 的官方帳戶也被永久封禁,一場場狂熱的投機盛宴,似乎戛然而止。本文源自 MarsBit News 所著 文章 ,由 Foresight News 整理及撰稿。
(前情提要: Pump.fun再拋發幣利多!預計將收益分潤給PUMP代幣持有者 )
(背景補充: Pump.fun擬發行代幣募資10億鎂,估值撐到40億鎂成加密獨角獸? )
本文目錄
曾 經,Solana 區塊鏈上的 Meme 幣發行平臺 Pump.fun 是一座永不打烊的數位遊樂園,一個日進斗金的造富機器 。在這裡,只需不到 2 美元的成本,任何人都能在幾分鐘內創造出一種新的加密貨幣,投身於一場場狂熱的投機盛宴 。
然而,喧囂戛然而止。如今,這座遊樂園燈光熄滅,陷入一片沉寂。它不僅在紐約聯邦法院面臨多起集體訴訟的圍剿 ,其最重要的宣發陣地 —— 社交平臺 X 的官方帳戶也被永久封禁 。
Pump.fun 的驟然隕落並非孤例,它更像一個稜鏡,折射出 Meme 幣狂潮背後深刻的內在矛盾。這是一場無准入、遊戲化的金融實驗與冰冷的證券法、中心化平臺的生殺大權以及殘酷市場經濟規律的迎頭相撞。這場數位狂歡究竟是曇花一現的泡沫,還是預示著一種無法被馴服的新型市場投機力量的崛起?其興衰軌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絕佳的解剖樣本。
一、Meme 工廠的解剖:崛起與腐壞
Pump.fun 的崛起,源於其對金融投機門檻的極致「民主化」,而其敗落,則根植於這種模式與生俱來的系統性缺陷。
「創新」:將賭場大門向所有人敞開
Pump.fun 的核心機制在於,它將 Solana 區塊鏈上的代幣建立流程簡化到了極致,打造了一個集 Meme 幣創造與交易於一體的一站式平臺 。其靈魂是一種被稱為「聯合曲線」(Bonding Curve)的數學模型。在這個模型下,代幣的價格會隨著購買需求的增加而自動上漲,這不僅為早期參與者創造了巨大的激勵,也為投機狂熱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燃料 。這種機制被包裝為一種「公平發行」,迅速讓 Pump.fun 成為圈內人口中的「Meme 幣賭場」 。
這個賭場生意異常火爆。平臺通過對每筆交易收取 1% 的交換費,以及對成功「畢業」(即市值達到一定門檻後登陸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代幣收取 1.5 SOL 的費用,構建了利潤豐厚的商業模式 。到 2025 年初,該平臺累計收取的費用已接近 5 億美元,其單日收入峰值甚至超過 1500 萬美元,堪稱一臺高效的印鈔機 。
內在的腐壞:建立在騙局之上的系統
然而,繁榮的表象下是觸目驚心的現實。風險分析公司 Solidus Labs 釋出的一份毀滅性報告揭示,在 Pump.fun 上發行的代幣中,高達 98.6% 都呈現出典型的「拉高出貨」(Pump-and-Dump)騙局特徵,最終都迅速歸零,變得一文不值 。這一資料徹底撕下了平臺「創新」和「公平」的偽裝,將其本質暴露為工業化規模的欺詐溫床。
平臺的商業模式與欺詐行為之間,並非簡單的默許關係,而是形成了深度的共生。Pump.fun 的收入與其平臺上的代幣發行和交易量直接掛鉤。既然絕大多數交易都源於欺詐性的拉高出貨,那麼平臺近 5 億美元的鉅額收入,實際上就是從促成這些騙局中獲得的。這形成了一種扭曲的激勵機制:平臺為了追求收入最大化,必然會優先考慮降低門檻和提升交易量,而非加強安全審查和保護投資者。這使得其所謂的「公平發行」承諾,顯得尤為蒼白。
平臺的脆弱性早已顯現。2024 年 5 月,一名前員工利用其特權訪問許可權,通過閃電貸攻擊竊取了價值約 190 萬美元的資產,暴露了其內部控制的巨大漏洞 。2025 年 2 月,其官方 X 帳戶被駭客入侵,用於推廣詐騙代幣,再次凸顯其對外部風險的抵禦能力不足 。而法律檔案中更指控平臺在充斥著非法和反社會內容的氛圍中賺取鉅額利潤,為其增添了一層道德和聲譽上的汙點 。
二、法律的清算:當 Meme 幣遭遇豪威測試
當狂野的金融實驗觸碰到法律的紅線,一場清算在所難免。2025 年 1 月,兩起關鍵的集體訴訟在紐約南區聯邦法院被提起,將 Pump.fun 及其背後的實體和創辦人推上了被告席 。
法律圍剿
訴訟由 Wolf Popper LLP 和 Burwick Law 等律師事務所發起,被告方包括 Pump.fun 的英國運營實體 Baton Corporation Ltd.,以及其創辦人 Alon Cohen、Dylan Kerler 和 Noah Bernhard Hugo Tweedale 。核心指控是,Pump.fun 通過其平臺推廣和銷售了大量未註冊的證券,公然違反了 1933 年美國《證券法》 。原告方要求平臺退還所有投資者的購買款項,並賠償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涉及金額高達近 5 億美元 。
這場訴訟的核心法律武器,是誕生於 1946 年的「豪威測試」(Howey Test),它是判斷一項投資是否構成「證券」的黃金標準 。原告的論點極具顛覆性:他們認為,Pump.fun 遠非一箇中立的技術工具提供商,而是一個積極參與代幣發行和銷售的「法定賣方」和「共同發行人」 。
這一論點的支撐在於,Pump.fun 深度控制了代幣從誕生到交易的全過程:它提供了標準化的代幣建立工具,通過聯合曲線機制控制了流動性和定價,並利用其平臺和影響力人物合作關係積極推廣這些代幣 。訴訟檔案將這種模式描述為「龐氏及拉高出貨騙局的新型演變」 。這種法律策略標誌著加密貨幣領域訴訟的重大演進。過去,監管機構通常針對單個代幣的發行方(如 SEC 對瑞波公司的訴訟),但面對 Pump.fun 上成千上萬的匿名建立者,這種方法效率低下。如今,原告選擇直擊要害 —— 將平臺本身作為責任主體。如果這一邏輯在法庭上成立,那麼任何提供標準化工具、控制定價機制並參與推廣的「一鍵發幣」平臺,都可能被認定為未註冊證券的銷售方。這將從根本上摧毀這類「發行平臺即服務」的商業模式。
夾在兩個監管時代之間
這場訴訟恰好發生在美國加密貨幣監管政策的劇烈轉型期。它誕生於前任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 Gary Gensler 主導的「執法監管」時代末期,該時期以對 Coinbase、幣安等巨頭髮起訴訟為標誌,將多數加密資產視為潛在證券 。然而,案件的審理卻將在新一屆政府和新任 SEC 主席 Paul Atkins 的領導下進行,後者已明確表示將採取對加密貨幣更友好的立場,並計劃建立更清晰的監管框架 。因此,這場訴訟的結果不僅關乎 Pump.fun 的命運,更將成為美國司法系統如何在兩個截然不同的監管哲學之間取得平衡的風向標。
三、訊號中斷:被平臺封禁後的迷失
如果說法律訴訟是對其商業模式的根本性挑戰,那麼社交媒體的封禁則是對其生命線的直接切斷。
數位斷頭臺
Pump.fun 的官方 X 帳戶及其創辦人 Alon Cohen 的個人帳戶被暫停使用,這並非孤立事件,而是 X 平臺針對一系列 Meme 幣相關帳戶(包括 GMGN、BullX 等)的廣泛清理行動的一部分 。關於封禁的原因眾說紛紜。最可信的解釋是,Pump.fun 等平臺可能違規使用了共享或「黑市」API 來驅動其交易追蹤和「狙擊」機器人,這直接違反了 X 的服務條款 。另一種可能是,面對 Pump.fun 日益加劇的法律風險和欺詐指控,X 平臺選擇主動切割,以降低自身的平臺責任 。
這一事件深刻揭示了所謂「去中心化金融」的中心化悖論。儘管 Pump.fun 建立在去中心化的 Solana 區塊鏈上,但其使用者獲取、社群互動和病毒式行銷等命脈,卻完全依賴於 X 這個中心化的社交平臺 。正如一位在 Reddit 上分享經歷的 CEO 所言,失去 X 帳戶,相當於「一夜之間被噤聲」 。這暴露了整個 Web3 生態的一個致命弱點:其社交和分發層仍然被少數科技巨頭牢牢掌控。
社群的撕裂與敘事轉向
平臺的崩塌在社群中引發了截然不同的反應。一些人幸災樂禍,認為 Pump.fun 就像一個寄生蟲,吸乾了其他有價值專案的流動性和關注度,它的倒下是「一件好事」 [User Query]。另一些投機者(所謂的「Degen」)則哀嘆他們失去了心愛的賭場,「沒得玩了」。而更具前瞻性的聲音則開始呼籲市場迴歸理性,將目光重新投向價值建設,甚至直接喊話,期待資本輪動到以太坊生態,「回來吧,我驕傲的以太坊 Meme 季!」 。
四、流動性黑洞與公鏈之爭
Pump.fun 的崛起不僅製造了無數騙局,也對整個加密市場的巨集觀生態造成了深遠影響,尤其加劇了 Solana 與以太坊兩大公鏈之間的競爭。
流動性的巨大消耗
Pump.fun 一度佔據了市場上超過 50% 的新代幣發行份額,其模式如同一個巨大的「流動性黑洞」 。它將海量資本和市場注意力吸引到短暫、高風險的投機遊戲中,導致那些真正具備實用價值和長期潛力的專案被邊緣化,資金被不斷虹吸。這種現象扭曲了資本的有效配置,獎勵行銷炒作而非技術創新,對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構成了巨大的機會成本。當傳出 Pump.fun 自身計劃進行 10 億美元的代幣融資時,市場更是警鈴大作,擔憂這將進一步抽乾生態系統本已稀缺的流動性 。
Solana 與以太坊的賽道之戰
Pump.fun 的成功,是 Solana 技術特性的直接體現。其高達 65,000 的每秒交易處理能力(TPS)和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交易費用,為這種高頻、低成本的投機模式提供了完美的土壤 。相比之下,以太坊高昂的 Gas 費和較慢的速度,使其難以複製一個同樣瘋狂的「賭場」 。
然而,隨著 Pump.fun 這個 Solana 生態曾經的「殺手級應用」的倒塌,權力真空出現了。社群對「以太坊 Meme 季」的呼喚,不僅僅是情緒的宣洩,更可能預示著一場真實的資本大遷徙。投機者們永遠在尋找下一個風口,而以太坊憑藉其高達 640 億美元的鎖定總價值(TVL)所構成的「流動性護城河」、更成熟的生態系統以及龐大的使用者基礎,自然成為了最受矚目的目的地 。
結論:狂歡之後,一地雞毛
Pump.fun 的故事,是整個 Meme 幣領域的縮影。它既面臨著挑戰其商業模式根基的法律訴訟,又遭受了切斷其行銷命脈的社交封鎖,陷入了雙重絕境。
它的興衰,集中體現了加密世界的核心矛盾:一方面是追求無許可創造和極致自由的烏托邦理想,另一方面是現實社會對投資者保護和市場秩序的剛性需求。Pump.fun 的倒塌,是否會成為一次必要的市場淨化,將資本推回「價值投資」的軌道?還是說,那種純粹、遊戲化的投機精神已經根深蒂固,無法被遏制?
賭場已經熄燈,但賭徒們並未離場。他們只是在環顧四周,尋找下一個亮起霓虹燈的地方。Pump.fun 的殘骸之上,懸著一個巨大的問號,拷問著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
?相關報導?
Pump.fun 創辦人直播不慎露臉,相關 meme 慘遭「下架」
Pump.fun 推出 Pumpswap DEX 免費自動遷移、將引入創作者分潤,Raydium 真掰了?
迷因幣泡沫》Pump.fun交易量崩跌95%,單日僅2代幣市值破100萬鎂
Galaxy Digital Completes $9 Billion Bitcoin Sale for Satoshi-era Investor: What Next for BTC Price?
The post Galaxy Digital Completes $9 Billion Bitcoin Sale for Satoshi-era Investor: What Next for BT...
OrangeDX and Kima Network Partner to Enable Seamless Crypto–TradFi Settlements
OrangeDX, the leading Bitcoin DeFi hub, has recently announced forming a strategic partnership with ...
This Australian Investment Manager Just Added Bitcoin To Its Treasury, Here’s How Much BTC They’ve Bought
DigitalX Limited, an Australian digital Investment manager, has made headlines with a new Bitcoin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