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RTP
$131,897,718,196.09 +0.02%
24H LQ
$276,789,799.09 -0.02%
FGI
0%
ETH Gas
Spot
Exchanges

政策落地、资金回流、空间激活:香港给了Web3多大的想象力?

Favorite
Share

原创 | Odaily星球日报( @OdailyChina

作者 | 叮当( @XiaMiPP

政策落地、资金回流、空间激活:香港给了Web3多大的想象力?

近期,一大批加密企业宣布要赴美上市,加密投资机构 Animoca Brands 也被曝出正考虑重返资本市场。对此,公司总裁欧阳杞浚作出回应:自从集团从澳洲退市以来,确实一直在评估新的上市机会。他坦言,美国市场对虚拟资产企业的 IPO 热度不减,但 作为一家香港公司,Animoca Brands 仍优先考虑本地集资 。他指出,最终的上市时点和地点将取决于整体市场环境以及潜在投资者的配合程度,“目前仍未有最终定案”。

这番表态并不令人意外。在Web3全球资本地图上, 香港的吸引力正处于重新被估值的阶段。 近年来,香港监管框架逐步清晰,为数字资产公司提供了一条相对可预期的合规路径。相比一度监管宽松但转趋收紧的新加坡,香港的姿态显得更具主动性。尤其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宣布将所有加密企业纳入 DTSP 发牌监管后,不少企业将目光重新投向香港:这里不仅地处亚洲市场核心,更保留了与全球金融体系接轨的独特通道。政策环境的调整,叠加地理与金融双重优势,让香港在 Web3 资本迁徙中重新具备竞争力。详情参考《 新加坡“逐客”后,香港成“东亚加密友好之都”? 》。

监管提速:稳定币条例落地,政策宣言 2.0 出炉

2025 年,香港在加密资产监管方面动作频频,政策落地节奏明显加快。

5 月 30 日,香港特区政府在宪报正式刊登 《稳定币条例》 ,宣布该法例将于 8 月 1 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香港成为全球率先确立稳定币法定监管框架的司法管辖区之一。根据条例, 只有获发牌照的机构 才可在港销售与法币挂钩的稳定币,且仅允许持牌发行人向零售投资者提供该类产品。

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许正宇表示:“《条例》生效后,该发牌制度将为相关的 稳定币活动提供适切规范 ,是促进香港的稳定币和数码资产生态圈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 2025 财新夏季峰会上表示,香港已推出了 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发牌制度 稳定币发牌制度 ,并正推进针对 托管与场外交易 的规管安排。

6 月 26 日,香港发表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 2.0 》 ,更新并延续了 2022 年首版宣言对数字资产的支持。新版政策提出四大核心方向,包括:

  • 建立清晰的监管框架,包括为数字资产交易服务提供者和数字资产托管服务提供者设立 发牌机制

  • 推动更多 资产的代币化 ,包括贵金属、有色金属、可再生能源、货币市场基金(MMF)以及政府债券等现实世界资产(RWA)。

  • 鼓励 数字资产在支付、结算等场景的应用 ,特别是在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潜力上。

  • 吸引全球数字资产领域的专业人才 ,促进与国际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增强香港在全球数字资产生态中的竞争力。

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吴杰庄表示,政策宣言 2.0 目标清晰、宏大及可持续,亦有具体建议,可以理顺以往数字资产方面出现的乱象,有助业界发展。

从政策清晰度到实操落地:香港生态加速成型

相较于纸面政策的确立, 2025 年的更大亮点在于政策开始“开花结果”。政府、传统金融机构与Web3企业间的互动日益频繁,一幅更为立体的数字资产图景正在铺陈开来。

首先,在制度激励方面,香港正努力打通代币化资产在现实金融体系中的应用路径。据财新报道,港府计划将 代币化 ETF 纳入印花税豁免 ,配合政策宣言 2.0 所强调的“合规交易平台对接”,为这一新型产品的二级市场流动性提供实质性保障。财通证券也于平台披露,其子公司财通香港已获虚拟资产 ETF 代客交易资格。

稳定币则是另一个政策逐渐松动的前线。HashKey Group 董事长肖风透露, 未来香港发放的稳定币牌照并不限于港元挂钩 ,其他法币或多链发行(如 EthereumSolana、自建链)同样被纳入考虑范畴。这种网络与币种的双重开放,凸显了香港在技术路径上的包容性,也为本地与国际项目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传统券商入局:合规交易渠道逐步成型

国泰君安在 6 月 24 日宣布正式获香港证监会批准 ,将现有证券交易牌照升级为可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及相关意见。升级后,客户可直接在其平台交易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及泰达币等稳定币。该消息传出后,国泰君安股价日内涨超 150% 。

消息人士透露, 香港多家本地券商(如胜利证券、艾德证券等)已完成第 1 号牌升级 ,国泰君安国际并非唯一一家申请该类牌照的中资券商。未来或将有更多机构入局合规加密交易服务。

上述券商开展的业务为“分销”性质交易服务,非自营交易所模式,主要通过在持牌交易所设立综合账户(Omnibus Account),提供 BTCETH 等主流币种的合规交易通道,不涉及高风险山寨币。

据悉,香港证监会的虚拟资产相关牌照包括以下几类: 经营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管理投资超过 10% 于虚拟资产的投资组合、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就虚拟资产提供意见以及作为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介绍代理人

天风证券在互动平台表示,其全资子公司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准,取得虚拟资产相关牌照中的第三类牌照,可通过综合账户安排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于 6 月 21 日出席一场论坛活动致辞时表示:“我们拥抱数字资产的发展, 已发出 10 张虚拟资产平台牌照,另有 8 宗申请正在审批。 ”他同时强调,香港的法律规管架构正加速完善,为数字金融生态铺设长远制度基石。

产业扶持政策落地,Web3创业生态初现

在产业扶持方面,香港也同步落子。 香港数码港宣布推出区块链与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 ,旨在促进区块链及 Web3.0 应用的开发与测试,该计划目前已开放申请,申请截止日期为 2025 年 8 月 1 日,每个合资格公司最多可申请 3 个试点项目,每个项目的最高资助额为 50 万港币,主要关注领域为:RWA 代币化、支付与稳定币、去中心化身份识别、社会创新与数字体验、以及分散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

专业服务机构也开始系统性参与产业规划。“四大会计所”之一的 普华永道与行业组织 Web3 Harbour 发布“香港 Web3 蓝图” ,围绕“人才、基础设施、标准、监管、资本”五大维度构建策略框架。普华永道香港合伙人 Peter Brewin 宣布,将于八月启动五个行动小组,专注稳定币、基金管理、VATP 平台、合规法律及 OTC 交易领域,力求推动“Web3产业政策+执行协同”的落地闭环。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发表司长随笔,其中指出:截至今年三月底香港注册基金数目达 976 个 ,按年录得超过 440 亿美元 的资金净流入, 增长 285% 。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两大创科旗舰共培育和支持了 22 家上市公司和 20 家独角兽企业,即使目前非住宅物业市场仍然偏弱,但有资深投资者整幢买入在天后的商厦作为 Web3 生态发展的汇聚点,把握香港在 Web3 方面的新发展,Web3 企业相继在港承租写字楼以开展业务,估计这些需求会继续出现。

结语:成形中的战略坐标

香港的转变,既是制度演化的结果,也是一场关于未来定位的主动探索。无论是稳定币条例的正式落地、监管宣言的版本迭代,还是券商、基金、创科生态的逐步接入,都显示出香港正努力在全球数字资产秩序中争取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但这场重构仍在进行之中。市场、技术与政策之间仍有诸多变量尚未明朗,香港能否真正兑现其作为“亚洲加密金融枢纽”的承诺,还需时间、耐力与持续政策协调的支持。

至少现在,这座城市已经发出了足够明确的信号:它不愿错过这一轮技术与金融秩序重塑的机会。而留给市场的问题是:这一次,愿不愿押注香港?

Disclaimer: This article is copyrighted by the original author and does not represent MyToken’s views and position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content or copyright, please contact us.(www.mytokencap.com)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