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密市场虹吸效应显现,亚洲多国加速布局抢占赛道
原文标题:《美国要吃下加密市场这块大蛋糕,亚洲各国开始着急了》
撰文:Tiger Research
编译:AididiaoJP,Foresight News
摘要
监管与政府动态
-
香港计划于 8 月出台稳定币法规,巩固其数字金融中心地位。
-
新加坡实施严格牌照制度,禁止未获许可的公司在新加坡本土运营。
-
泰国推出 G-Tokens,成为首个发行政府数字债券的国家。
企业活动
政策转向
-
韩国大选后,韩元稳定币成为焦点,但监管碎片化问题依然存在。
-
越南历史性地从禁止加密货币转向全面合法化。
-
菲律宾采取双轨策略,结合严格监管与沙盒框架。
亚洲 Web3 市场第二季度:监管趋于稳定,企业投资不断增加
尽管 Web3 市场的重心已明显转向美国,但亚洲主要市场的发展仍至关重要。亚洲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加密货币用户基础,还持续作为区块链创新的核心枢纽而运作。
为此,Tiger Research 持续按季度追踪亚洲 Web3 主要趋势。2025 年第一季度,亚洲各地监管机构奠定了政策基础:推出新法规、发放牌照并启动监管沙盒,跨境合作也初现雏形。
第二季度监管基础推动了实质性商业活动并加速了资本部署。第一季度出台的政策在市场中得到检验,促使监管进一步细化与落地。
机构与企业参与度显著提升。本报告按国家分析第二季度的进展,并评估各国政策转向如何塑造全球 Web3 生态。
亚洲主要市场关键进展
2.1. 韩国:政治过渡与监管调整的交汇
来源:Tiger Research
第二季度,加密货币政策成为韩国 6 月总统选举前的热点议题。候选人积极做出 Web3 相关承诺,随着李在明的胜选,市场预期政策将迎来重大调整。
核心议题之一是韩元稳定币的推出。相关股票(如 Kakao Pay)应声上涨,传统金融机构也开始申请 Web3 相关商标,为进入市场做准备。
然而政策制定过程中出现了冲突,尤其是韩国央行与金融委员会(FSC)之间的管辖权之争。央行主张提前介入审批流程,将稳定币视为与央行数字货币(CBDC)并行的数字金融生态组成部分。
7 月,共同民主党宣布《数字资产创新法案》推迟 1-2 个月推出。缺乏明确的政策主导者似乎是关键瓶颈,部门间协商仍显碎片化。因此尽管韩元稳定币成为焦点,但具体监管指引依然缺失。
尽管如此,制度层面仍取得渐进进展。6 月的新规允许非营利组织和交易所出售捐赠的加密资产并立即变现,同时要求以最小化市场影响的方式操作。
全球交易所对韩国市场的兴趣持续高涨:Crypto.com Korea 完成与 Upbit、Bithumb 对接,KuCoin 也表示将在符合监管标准后重返市场。
线下活动明显增多。与去年相比,项目方举办的见面会数量激增,国际项目在非会议期间访韩的频率也显著上升。但以商务为主的活动引发了本地建设者的疲劳。
2.2. 日本:机构与企业采用推动比特币战略扩张
来源:Bitcoin Treasury
第二季度,日本上市公司掀起比特币配置浪潮。这一趋势主要由 MetaPlanet 推动,该公司 2024 年 4 月首次购入比特币后获得约 39 倍回报,其表现成为市场标杆,促使 Remixpoint 等企业效仿。
与此同时,稳定币与支付基础设施的建设加速。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与 Ava Labs、Fireblocks 合作筹备稳定币发行;二手平台 Mercari 旗下加密子公司 Mercoin 新增 XRP 交易支持,覆盖超 2000 万月活用户。
私营部门活跃之际,监管讨论也在演进。日本金融厅(FSA)提出新分类体系,将加密资产分为两类:
-
Type 1 :用于融资或业务运营的代币
-
Type 2 :通用型加密资产
不过,这些更新仍处于讨论阶段,实质性变化有限。
散户投资者参与度依然低迷。日本散户历来偏好保守策略,对加密资产持谨慎态度。因此,即使有新进入者,短期内也难以带散户资金流入。
这与韩国等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活跃的散户参与直接为新项目提供早期流动性。日本的机构主导模式虽稳定性更强,但可能限制短期增长动能。
2.3. 香港:规范稳定币与扩展数字金融服务
第二季度,香港推进稳定币监管框架,强化其亚洲数字金融枢纽地位。香港金管局(HKMA)宣布,稳定币新法规将于 8 月 1 日生效,发行方牌照制度预计年底前落地。
来源:HKMA
首批受监管稳定币有望于第四季度(最快今夏)推出,曾参与金管局沙盒的企业或成为先行者,其进展值得关注。
数字金融服务范围也显著扩大。证监会(SFC)计划允许专业投资者交易虚拟资产衍生品,持牌交易所与基金获准提供质押服务。这些举措体现了香港构建更全面、机构友好型数字资产生态的明确意图。
2.4. 新加坡:监管收紧——在控制与保护之间
来源:MAS
第二季度新加坡加密监管明显转向严格。最显著的是金融管理局(MAS)全面禁止未获许可的数字资产公司在本地运营,明确反对监管套利。
新规适用于所有向全球用户提供服务的本土企业,实质上强制要求正式牌照。商业注册已无法开展业务。
这一变化给本地 Web3 公司带来压力。企业面临二选一:要么建立完全合规的实体,要么迁往监管更宽松的地区。尽管政策旨在提升市场诚信与消费者保护,但对早期跨境项目的限制不言而喻。
2.5. 中国: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与企业 Web3 策略
第二季度中国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上海成为核心阵地。中国人民银行计划在沪设立国际运营中心,支持数字货币跨境应用。
但政策与实践存在脱节。尽管全国禁止加密货币,江苏等地方政府据称已变卖没收的数字资产以填补财政缺口,显示出与中央政策相悖的务实态度。
中国企业同样采取灵活策略。物流集团 AdanTex 等开始效仿日企积累比特币;另有公司通过香港牌照规避内地限制,参与全球 Web3 市场。
对人民币稳定币的兴趣也在季度末升温。出于对美元稳定币主导地位及人民币贬值的担忧,相关讨论日益活跃。6 月 18 日,央行行长潘功胜提出构建多极化全球货币体系的愿景,暗示对稳定币发行的开放态度。7 月上海市国资委启动人民币稳定币发展研讨。
2.6. 越南:加密货币合法化与数字管控强化
越南在第二季度正式宣布加密货币合法化,这是一项重大政策转变。6 月 14 日越南国会通过了《数字技术产业法》,该法承认了数字资产,并概述了对人工智能、半导体和数字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激励措施。
这标志着越南对加密货币禁令的历史性逆转,使该国成为东南亚地区加密货币广泛应用的潜在催化剂。鉴于越南此前的限制性立场,此举标志着该地区加密货币政策的重大调整。
与此同时,政府加强数字平台管控。 当局以涉诈、贩毒和恐怖主义为由,要求电信商封锁 Telegram。警方报告显示该平台 9600 个活跃频道中 68% 涉及非法活动。
这种双管齐下的做法,在加密货币合法化的同时打击数字滥用,反映了越南在严格监控的范围内允许创新的意图。虽然数字资产现在已获得法律认可,但其用于非法活动的行为正受到更严厉的执法打击。
2.7. 泰国:政府主导的数字资产创新
泰国在第二季度推进国家主导的数字资产计划。 证监会(SEC)拟允许交易所上线自有功能型代币,放宽此前严格的上市规则。
更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宣布发行数字债券。 7 月 25 日泰国将通过获批 ICO 门户发行 1.5 亿美元的「G-Tokens」,该代币不可用于支付或投机交易。
这一举措成为公部门直接参与数字资产发行的罕见案例,为全球代币化金融提供了早期范本。
2.8. 菲律宾:严格监管与创新沙盒并行
菲律宾在第二季度实施「监管 + 创新」双轨策略。 央行与证监会(SEC)加强对代币上市的管控,大幅扩展 VASP 注册与反洗钱合规要求。
尤为突出的是针对网红的新规。 推广加密资产的内容创作者须向当局注册,违规者最高可判五年监禁,成为亚太最严执法制度之一。
同步推出的还有创新支持框架。 证监会开放「StratBox」沙盒计划申请,为加密服务商提供受控试验环境。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原文链接
Institutional Demand Surges As Ethereum Sets New Inflow Records
Ethereum is once again in the spotlight as institutional capital continues to flood into the market ...
Online Casino 13 23 Wette Roulette: A Comprehensive Guide
Understanding the Basics of 13 23 Wette Roulette Roulette is a classic casino game that has been thr...
Bitcoin Correlation To Altcoins Is Collapsing: A Warning Sign?
Data shows Altcoins are breaking away from Bitcoin’s lead. Here’s what that could mean for the mar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