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learing Company 登场,预测市场的“御三家”来了?
自美国大选以来,预测市场因「打败民调」的结果而走红。与传统新闻相比,它要求参与者用真金白银下注,因此被誉为更优质、更真实的信息源,逐渐取代媒体与机构的调查成为新的舆论风向标。资本也在迅速跟进:Polymarket 不仅拿下了特朗普长子 Donald Trump Jr. 的数千万美元投资,他本人也将加入 Polymarket 的顾问委员会;而 Kalshi 则在 6 月完成了由 Paradigm 领投的 1.85 亿美元 C 轮融资,估值飙升至 20 亿美元,成为机构信任的代名词。
在此背景下,8 月 27 日,The Clearing Company 宣布完成 150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 USV 领投,Coinbase Ventures 等知名机构跟投。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核心团队成员来自 Kalshi 与 Polymarket——CEO Toni Gemayel 曾先后担任两家「死对头」平台的增长主管。Clearing Company 的目标,是把 去中心化的开放性 与 合规监管的可信度 融合在一起,打造出一个既能被散户接受、又能获得监管青睐的新一代预测市场。
在预测市场的赛道中,Polymarket 和 Kalshi 几乎代表了两种完全对立的路径。
Polymarket 是预测市场里最鲜明的矛盾体:它既是赛道龙头,也是合规困境最深的「灰色玩家」。从规模和热度来看,它无疑是行业的现象级平台。平台 TVL 已达 1.4 亿美元,超过赛道前十平台总和;2024 年美国大选期间,Polymarket 的累计交易量高达 30 亿美元,下注金额超过 40 亿美元,远远甩开 Kalshi。哪怕放在日常交易数据里,它也稳居头部:近三个月,Polymarket 的日均交易量约为 4000 万美元,而 Kalshi 仅有 2000 万美元,差距虽然缩小,但龙头地位仍然稳固。凭借高度开放的架构与全球扩张步伐(如新加坡、阿联酋等市场 Polymarket 已经在用户规模与市场深度上形成了断层领先。
但它的最大短板就是监管阴影。早在 2022 年,Polymarket 就因提供未注册的场外二元期权被 CFTC 起诉,缴纳 140 万美元罚款,并「承诺」退出美国市场。然而链上数据显示,仍有约 25% 的访问流量来自美国用户,绕过限制成了常态。2024 年大选之后,麻烦更进一步,美国司法部与 FBI 直接出手调查,甚至突袭了创始人 Shayne Coplan 的住所,怀疑其操纵市场结果、引导美国用户下注。即便在收购了持有 CFTC 牌照的衍生品交易所 QCEX、试图以合规身份重返美国后,它依然要面对各州(如内华达、新泽西)层面的监管摩擦。再加上 DAO 治理模式虽然保证了民主,却容易带来制度不稳定,机构投资者普遍顾虑重重。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Kalshi。它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正面突破监管壁垒。2023 年,Kalshi 因推出选举合约而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盯上。在短短几个月内,它从「自我认证」到「被认定涉嫌非法赌博」,一路被否。但它没有就此止步,而是选择和监管展开旷日持久的诉讼拉锯。最终在 2024 年 10 月赢得华盛顿巡回上诉法院的裁决,成为美国首个获得选举合约合法化资格的预测市场。这场胜利不仅让 Kalshi 拿到合规「入场券」,也让它在美国本土市场赢得了机构与主流舆论的信任。
凭借这一突破,Kalshi 成为 CFTC 正式批准的预测平台,并与纳斯达克合作进行市场监控,确保交易的透明与合规。它的运营模式偏向中心化:所有合约创建与规则调整都由核心团队决定。这种模式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的灵活性,却让机构投资者倍感安心。平台以美元作为主要交易货币,降低了传统投资者的门槛,也进一步巩固了它在华尔街的「金标准」地位。
不过,这种高度合规与中心化的路径也让 Kalshi 面临另一重挑战:如何在保持稳定性的同时吸引加密原生用户。为此,它在近期特意任命加密 KOL John Wang 为「Head of Crypto」,试图打通与 Web3 社群的桥梁。但这种尝试能否成功,尚未有定论。某种意义上,Kalshi 是「制度派」的代表,它以合规与机构信任为核心优势,但在灵活创新与去中心化社区建设上,目前仍落后于 Polymarket。
如果说 Polymarket 代表着去中心化的极致尝试,Kalshi 代表着制度派的「金标准」,那么 The Clearing Company 则是在二者之间找到了一条「混合路径」。
这家公司由曾在 Polymarket 和 Kalshi 任职的核心成员共同创立,可以说对两者的优劣与痛点了然于心。因此,它的核心战略是「compliance-by-design」(合规即设计)——不是事后去修补漏洞,而是从协议架构层面就嵌入合规要求。用户在链上无许可地创建预测市场的同时,智能合约会自动运行 KYC/AML 流程,确保所有资金流动可审计且符合反洗钱规定。在保证透明度的同时,也为监管留出接口。例如,在结果验证层面,Polymarket 依赖 UMA 的 Optimistic Oracle 来验证预测结果,而 The Clearing Company 则直接把预言机与合规框架绑定,把结果验证纳入审计和监管接口,从而降低机构入场的摩擦成本。相比 Polymarket 那种「先做再说、再和监管拉扯」的做法,The Clearing Company 一开始就主动消解法律风险;而与 Kalshi 的高度中心化不同,它依旧保留了链上的开放性和用户创新空间。
在流动性机制上,The Clearing Company 同样选择了中间道路。它并未走纯粹的订单簿模式,也不是全然的 AMM,而是引入 算法化做市(algorithmic market-making)来增强流动性。这种方式能让机构投资者更容易进入,同时也保持了去中心化市场所需的流动性弹性。换句话说,它既考虑到了合规市场对稳定性的需求,又保留了加密原生生态的灵活性。
更关键的是,它诞生在一个制度拐点的时间点。2025 年,美国通过了 CLARITY Act,将加密货币统一归类为大宗商品,为预测市场合法化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 GENIUS Act 为稳定币提供了明确的支付与结算框架,让 The Clearing Company 能直接以合规稳定币完成清算。这种「制度红利」叠加自身设计,使它能够吸引机构资本、降低散户门槛,并在市场创建上提供标准化模板。
这正是 The Clearing Company 的真正价值所在:它既满足了机构的合规诉求,又没有牺牲去中心化的开放性。对于预测市场而言,这或许就是下一阶段扩张所需要的「混合解」——在合规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从而推动整个行业进入新的发展周期。
预测市场的赛道正进入白热化阶段。除了老牌的 Polymarket 与 Kalshi,新的玩家正以「雨后春笋」般的速度涌现。Novig 在完成 18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后,打出「美国第一体育预测市场」的旗号,并通过抽奖形式绕开博彩监管,抢占体育市场;FanDuel 则联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CME)强势入局,带来了传统金融与预测市场的跨界融合;而 Flipr 与 Hedgemony 等链上标的也层出不穷,前者把预测交易直接嵌入 X(Twitter)时间线,试图打造「社交化预测」,后者则以 AI 驱动算法切入,聚焦全球新闻与政治情绪,走出差异化路线。
随着更多资金、合规红利与创新模式注入,预测市场正站在一个拐点:既要在竞争中赢得监管的信任,又要牢牢抓住加密原生用户的心智,同时不断拓展主流市场。下一轮竞争,或将决定谁能真正跨越「利基产品」的边界,成长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新基础设施。
“Don’t Let the U.S. Fall Behind in Tokenization”- Wintermute Warns SEC
The post “Don’t Let the U.S. Fall Behind in Tokenization”- Wintermute Warns SEC appeared first on Co...
Ethereum Based Meme Coin, Pepeto Attracts Whales as PEPE Price Prediction Points to Modest Gains
The post Ethereum Based Meme Coin, Pepeto Attracts Whales as PEPE Price Prediction Points to Modest ...
Winklevoss-Backed Treasury Raises €126M to Become Europe's Largest Bitcoin Treasury
Dutch company plans Euronext Amsterdam listing as first primary European Bitcoin treasury fi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