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财库的伯克希尔之路
原文作者:Ryan Watkins,Syncracy Capital 联合创始人
原文编译:Chopper,Foresight News
数字资产财库(Digital Asset Treasuries,简称 DAT)目前持有 1050 亿美元资产,并控制着主流区块链的相当一部分代币供应量。DAT 规模扩张之快令人震惊,却鲜少有人停下来思考,这场华尔街最新 「淘金热」 背后更深层的意义。
迄今为止,市场对 DAT 的讨论仍局限于短期投机视角:融资金额有多少、溢价能维持多久、下一个吸引市场目光的资产会是谁。
这并非毫无道理,因为多数 DAT 除了金融工程设计外缺乏实质价值,一旦市场热度消退,很可能随之沉寂。然而,过度关注短期投机因素,也让市场忽视了那些最终脱颖而出的 DAT 所具备的长期经济潜力。
我们认为,当下这段时期最终将被视为 DAT 「狂热的启动阶段」—— 这是 DAT 达到临界规模并超越同行的必要开端。未来几个季度,头部 DAT 将优化资本结构、采用更复杂的资产管理策略,并拓展出超越资金管理的服务领域。
简而言之,我们认为 部分 DAT 有望成为加密货币基金会的 「营利性上市公司对标体」 。但与基金会不同,它们将承担更广泛的使命:向自身生态注入资本,并借助资产库规模开展业务、参与治理。目前已有少数 DAT 持有的资产规模,超过了其依托的协议基金会,且它们进一步扩张的野心仍在加速。
不过,要理解 DAT 的未来,我们必须先回溯加密货币本身的核心属性。唯有如此,才能看清 DAT 如何从投机工具成长为加密经济的长期经济引擎。
可编程货币
比特币的代码包含了一系列原则,例如确定性发行和点对点转账,这些原则使其成为数字黄金。比特币工作量证明(PoW)共识机制与小区块理念,确保了主权级抗审查性与终端用户易验证性,通过简洁性最大化了系统可信度。
但这种保守性也伴随着取舍:比特币的安全性无可匹敌,但其设计的局限性导致可扩展性不足,最终仅能实现简单转账功能。
与之相对,以太坊的定位是世界计算机,其智能合约允许开发者创建新资产、设置任意托管逻辑,权益证明(PoS)共识机制则实现了最终结算与更高的可扩展性。这些特性共同为全可编程金融系统奠定了基础。
如今,以太坊及其他智能合约平台(如 Solana、Hyperliquid)的可扩展性,正让货币本身具备可编程性。与比特币不同 ,智能合约平台允许原生资产在非托管模式下实现金融化。这不仅降低了交易对手风险,也为资产 「激活价值」 创造了更多可能。
从基础应用来看,这意味着 「质押资产以保障网络安全、获取手续费」,或 「以原生资产为抵押借贷、生成收益」。但这些仅为冰山一角:可编程性还能让资产实现再质押,并延伸出全新的金融活动形式。
这些链上应用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需要大量原生资本来启动运营、提高产品质量和扩大规模。
例如,在 Solana 上,质押更多 SOL 代币的 RPC 服务商与做市商,在交易确认稳定性与点差收益捕获上更具优势;在 Hyperliquid 上,质押更多 HYPE 代币的交易所前端,无需提高用户成本就能提供更低手续费或获取更高分成比例。这些原生资本要求可能会限制规模较小的企业的增长,而许多企业将从直接访问永久的原生资产池中受益匪浅。
资本配置博弈
可编程货币彻底改变了 DAT 的资产负债表管理逻辑。以 Strategy(MSTR)为例,其仅能围绕 「持有比特币」 调整资本结构;而针对 ETH、SOL 等资产的 DAT,则可在资产负债表的两侧灵活操作。
这类 DAT 融合了多个传统商业模式的核心特征: 它们借鉴了封闭式基金和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长期资本结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导向以及伯克希尔·哈撒韦的长期复利理念。
它们的独特性在于:收益以 「每股加密货币」 为单位计算,使其成为标的项目的纯粹投资工具,而非收取手续费的资产管理机构。这种结构带来的资本配置优势,是传统基金或基金会无法复制的。
- 长期资本:封闭式基金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类似,DAT 筹集的资本为长期资金,不支持投资者随时赎回。这使其免受 流动性压力影响,无需在市场下跌时被迫抛售资产,反而能在市场波动时伺机增持,专注于 「每股加密货币复利增长」。
- 灵活融资工具:DAT 可通过发行普通股、可转债或优先股来扩张资产负债表。这些融资渠道是传统基金无法触及的,为提升投资者回报提供了结构性优势。例如,获取低成本资金后,可开展传统金融(TradFi)→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套利交易;而 ETH、SOL 等资产的收益,也让 DAT 比 Strategy 这类 「静态资产库」 更善于管理融资成本。
- 高产出资产负债表:随着 DAT 开始质押代币、为 DeFi 注入流动性、收购生态核心资产(如验证节点、RPC 服务商、索引器),其资产库逐渐成为 「高产出引擎」。这不仅能创造持续性收益流,还能让 DAT 在生态中掌握经济与治理话语权。例如,某头部 DAT 可借助资产库力量,推动通过某一争议性治理提案。
- 生态复利:基金会的使命是 维护生态,但受限于非营利属性;而 DAT 作为 「营利性对标体」,可将利润再投入资产增持、产品开发、生态扩张。长期来看,管理最出色的 DAT 可能成长为 区块链领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不仅实现资本复利,还能主导生态发展方向。
- 实验与创新:DAT 是最具动力推动 「链上化转型」 的上市公司群体之一。初期可能只是将股权代币化、在链上执行市场收购;长期来看,甚至可能将薪资发放、供应商付款等全流程迁移至链上。若执行得当,DAT 可为其他上市公司提供链上化路线图,并验证区块链作为企业金融基础设施的价值。
从这一视角理解 DAT,就能明确其成功的关键:团队不能仅靠宣布收购资产、上电视重复「喊单」取胜。随着竞争加剧,胜出者必须依靠专业资本配置者与高效运营者来提升股东价值。
第一代 DAT 以金融工程为核心,以 Strategy 为范本;下一代 DAT 将成为主动型资本配置者,通过链上资产库创造收益。
但长期来看,能存活下来的 DAT 绝非单一做多代币的增持者。它们在诸多方面将逐渐趋近运营型公司,借助资产库规模开展业务;否则,其净值溢价最终必将崩塌。
危机隐患
随着 DAT 狂热启动阶段推进,贪婪情绪升温,投机者纷纷入局。我们预计,这将导致风险行为加剧,最终引发行业整合。
目前,DAT 的活动集中在 BTC、ETH、SOL 三大资产上。但 「融资增持自身代币,再以溢价向公开股权投资者出售」 的模式,对投机者而言诱惑极大。一旦主流资产的路径得到验证,资金向高风险资产蔓延将不可避免。这与 2017 年 ICO 热潮、2021 年 「Web 3.0」 风投狂热的逻辑如出一辙。如今,轮到华尔街接棒。
截至本文撰写时,DAT 的资本主要通过普通股筹集,杠杆率低,强制抛售风险小。此外,「以折价清算底层资产来支撑回购」 的行为也面临强烈制约:从结构上看,现有工具无此要求;从社会共识上看,出售核心资产违背了 DAT「长期做多、与代币持有者一致」 的 「社会契约」。
但这或许只是预期问题。若真陷入危机,股东可能会认为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只要能提升每股净值即可」。当溢价转为折价、资产负债表实验增多、新型融资工具涌现,「审慎复利」 可能会被 「激进金融工程」 取代。
事实上,我们认为这种趋势难以避免:多数 DAT 运营者要么缺乏经验,要么对公司的愿景仅停留在当下狂热期。最终,我们预计行业将出现大量 DAT 并购案;过度交易也将频发,陷入困境的 DAT 甚至可能抛售不受青睐的资产,转而追逐市场热点。
泡沫还是繁荣?
对 DAT 研究越深,就越容易疑问:这种对长期基本面的探讨,是否只是为其存在事后辩护?这些工具真能成为 「区块链领域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还是仅仅是 「某狂人杠杆收购衰退软件公司、买入比特币」 热潮催生的投机包装品?
至少与加密行业此前的融资热潮(如 ICO)相比,DAT 是一种进步:它们受监管约束、与投资者利益一致、欺诈风险大幅降低。此外,DAT 还为市场结构带来积极改变,它在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减少了市场供应。过去几年的 Meme 币狂热与山寨币低迷,已摧毁散户信心,导致市场 短期主义与悲观情绪蔓延,因此,无论何种形式的 「长期、坚定买家」 出现,都是积极信号。
但或许,「是否为事后辩护」 的问题并不重要。世界的发展具有 「路径依赖性」,无论我们是否认同,如今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上已持有巨额加密货币。真正的问题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如今,华尔街正逐步了解加密行业过去几年的成果,而区块链领域也恰好迎来监管明晰化与杀手级应用涌现的节点。这些价值哪怕仅有一小部分,能融入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的运营模式,DAT 都将成为加密资产类别的重大胜利;即便仅能为加密资产吸引一批新买家,也已极具意义。
在推特与主流媒体上,不乏对 DAT 的担忧之声 。短期市场本就充斥噪音,但将视角拉远,你或许会发现乐观的理由。历史证明,长期来看,市场往往青睐乐观者。
并非所有 DAT 都能抵达理想彼岸,但少数成功者,必将为加密经济留下深远影响。
Bitcoin Capitulation Intensifies As STHs Lose $750 Million Daily — Time To Buy The Dip?
The price performance of Bitcoin over the past two weeks has been a major source of concern, as the ...
XRP Wallets Holding Over 10,000 Tokens Hit Record High Amid Price Recovery
XRP has shown some signs of recovery over the past 48 hours, climbing about 5.3 % from its recent lo...
Ethereum Kimchi Premium Spikes To New High — Sign Of Impending Sell-Off?
The price of Ethereum appears to be recovering nicely over the weekend after a period of investor 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