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周期终结,加密新秩序已然降临
原文作者:Ignas
原文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我非常认同 Ray Dalio 的 「世界秩序变革」模型,因为它迫使你跳出短期视角,着眼全局。 看待加密货币也应如此,不必沉迷于 「某加密货币单日波动」 之类的日常闹剧,而要关注长期趋势的转变。
如今的加密行业,不仅是叙事快速更迭,整个行业的底层秩序都已发生改变。2025 年的加密货币市场,已不再是 2017 年或 2021 年的模样。以下是我对 「新秩序」 的解读。
大规模资本轮换
就在本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还批准了 「大宗商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通用上市标准」,这意味着后续产品审批速度将加快,更多加密资产 ETP 即将入市。Grayscale 已依据这一新规提交申请。
比特币 ETF 创下了史上最成功的 ETF 发行纪录;以太坊 ETF 虽起步缓慢,但即便在市场低迷期,资产管理规模也已突破数十亿美元。
自 4 月 8 日以来,加密货币现货 ETF 的资金流入规模达 340 亿美元,在所有 ETF 类别中位居榜首,超过主题 ETF、国债 ETF 乃至贵金属 ETF
加密 ETF 的买家包括养老金、投资顾问与银行。如今,加密货币已与黄金、纳斯达克指数一同出现在资产配置讨论中。
比特币 ETF 当前资产管理规模达 1500 亿美元,持有量占比特币总供应量的 6% 以上。
而这一切,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ETF 已成为比特币与以太坊的主要买家,它们推动加密资产的持有者结构从散户主导转向机构主导。从我的过往分析中可看出: 鲸鱼在持续增持,散户却在抛售。
更关键的是,旧鲸鱼正将资产出售给新鲸鱼。
持有者结构正在轮换:信奉四年周期的投资者正在抛售,他们期待历史剧本重演,但当前市场正发生截然不同的变化。
在低位买入的散户,正将资产出售给 ETF 与机构投资者。这种 「散户→机构」 的转移,不仅推高了加密资产的成本基准,也为未来周期筑牢了价格底部,新入场的机构持有者不会因小幅盈利就抛售。
https://x.com/DefiIgnas/status/1970051841711894981
这就是加密货币大规模资本轮换: 加密资产正从投机性散户手中,转移到长期配置型机构手中 。
通用上市标准的出台,将开启这一轮换的下一阶段。
2019 年,美股市场类似的通用规则 让 ETF 发行量增至三倍。加密货币领域有望重现这一趋势:未来将涌现大量针对 SOL、HYPE、XRP、DOGE 等资产的 ETF,为散户提供充足的退出流动性。
最大的问题依然存在:机构购买力能否抵消零售销售?
若宏观环境保持稳定,我认为那些因信奉四年周期而当前抛售的投资者,最终将不得不在更高价位买回资产。
全面普涨时代终结
过去的加密牛市中,资产往往「一荣俱荣」。比特币率先上涨,随后以太坊跟涨,最后其他资产全面普涨。小盘币之所以能暴涨,是因为流动性会沿着风险曲线向下传导。
但这一次截然不同,并非所有代币都会同步上涨。
如今的加密市场已存在数百万种代币,每天都有新代币在 pump.fun 平台上线,「创作者」 们不断将市场注意力从旧代币转移到自己发行的 Meme 币上。代币供应量激增,但散户注意力并未同步增长。
由于发行新代币的成本几乎为零,流动性被分散到海量资产中。
曾经,「低流通盘、高完全稀释估值(FDV)」 的代币备受追捧,但如今散户已吸取教训,他们更青睐 「能创造价值,或至少具备强大文化影响力」 的代币。
Ansem 的观点很有道理: 纯粹的投机热潮已达顶峰 。如今的新主流是有营收支撑,唯有具备营收能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拥有产品市场契合度(PMF)且能产生手续费的应用将会蓬勃发展,其余则难有起色。
https://x.com/blknoiz 06/status/1970107553079079341
有两件事尤为突出:用户为投机支付高额费用,以及区块链轨道相对于传统金融的效率。前者已达到顶峰,后者仍有增长空间。
Murad 补充了一个 Ansem 可能忽略的要点:如今仍能暴涨的代币,往往是 「新推出、模式独特且暂未被理解」 的,但背后需有信念坚定的社区支撑。我本人就喜欢这类新奇事物(比如我的 iPhone Air)。
https://x.com/MustStopMurad/status/1970588655069622440
文化意义是决定代币生存或消亡的关键。一个清晰的使命,即便最初看似不切实际,也能维系社区活力,直至用户 采用形成滚雪球效应。Pudgy Penguins、Punk NFT 以及部分 Meme 币,都属于这一类别。
但并非所有新奇事物都能存活。符文(Runes)、ERC-404 等案例让我意识到,新鲜感消退的速度有多快。许多叙事可能在达到临界规模前就已消亡。
综合这些,就能理解新秩序的逻辑。收入过滤掉了那些不靠谱的项目,文化承载着被误解的东西。
二者同等重要,但作用路径不同。 最终的大赢家,将是少数兼具营收能力与文化影响力的代币。
稳定币秩序赋予加密货币公信力
早期,交易者持有 USDT 或 USDC 的唯一目的是购买比特币与山寨币。当时,稳定币流入通常意味着看涨,因为资金最终会转化为现货买盘,80% 至 100% 的稳定币流入都会用于购买加密资产。
如今,这一逻辑已经改变。
稳定币的用途已拓展至 「借贷、支付、生息、资产库管理、空投套利」 等场景,部分资金不再流入比特币或以太坊现货市场 ,但仍在为整个加密系统注入活力:底层公链(L 1)与二层网络(L 2)的交易量增加、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流动性提升、Fluid 与 Aave 等借贷市场营收增长、全生态货币市场深度加深。
支付优先型底层公链(L 1)是最新趋势:
- Stripe 与 Paradigm 联合推出的 Tempo,专为高吞吐量稳定币支付设计,支持以太坊虚拟机(EVM)工具,并内置原生稳定币自动化做市商(AMM);
- Plasma 是专为 USDT 设计的 Tether 支持的 L 1,配备新银行功能与面向新兴市场的支付卡。
这些公链正推动稳定币脱离交易属性,融入实体经济,我们再次回到了区块链用于支付的叙事中。
这可能带来什么影响(说实话,我仍不确定):
- Tempo:Stripe 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这有助于加密货币普及,但可能绕过比特币或以太坊的现货需求。Tempo 最终可能成为加密领域的 PayPal,拥有巨大资金流,但对以太坊等公链的价值传导有限。目前尚不清楚的是,Tempo 是否会发行代币(我认为会有),以及有多少手续费收入会回流到加密货币中;
- Plasma:Tether 已在稳定币发行领域占据主导地位。通过 「公链 + 发行方 + 应用」 的整合,Plasma 可能将新兴市场的大量支付需求纳入封闭生态,与以太坊、Solana 倡导的开放互联网形成竞争。这引发了一场 USDT 默认公链之争:参与者包括 Solana、波场与以太坊 L 2。其中,波场的损失风险最大,而以太坊本就不以支付为核心定位。但 Aave 等项目若选择在 Plasma 上部署,将对以太坊构成重大风险;
- Base:以太坊 L 2 的 「救星」。Coinbase 与 Base 正通过 Base 应用推动稳定币支付及 USDC 生息产品,持续为以太坊与 DeFi 协议创造手续费收入。生态虽仍呈碎片化,但竞争格局将推动流动性进一步扩散。
监管也在顺应这一趋势。《GENIUS 法案》正推动全球各国跟进稳定币监管;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近期还允许将稳定币作为衍生品的代币化抵押品,这在支付需求之外,又为稳定币增添了资本市场需求。
https://x.com/iampaulgrewal/status/1970581821177111034
总体而言,稳定币与稳定币优先型新公链正为加密货币赋予公信力。
加密货币不再仅是投机赌场,而是具备了地缘政治意义。尽管投机仍是首要用途,但稳定币已成为加密行业第二大应用场景。
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捕获稳定币资金流,并转化为粘性用户与现金流的公链与应用。目前最大的未知数是:Tempo、Plasma 等新 L 1 能否成为生态内价值锁定的领导者,还是以太坊、Solana、L 2 与波场能成功反击。
下一个重大交易机会将伴随 Plasma 主网(9 月 25 日上线)而来。
数字资产财库(DAT):非 ETF 代币的新杠杆与 IPO 替代方案
数字资产财库(DAT)让我感到担忧。
每一轮牛市,我们都会找到加杠杆推高代币价格的新方式 。这种方式能让价格涨幅远超现货买入,但去杠杆过程始终惨烈。FTX 崩盘时,中心化金融(CeFi)杠杆引发的强制抛售曾摧毁整个市场。
本轮周期,杠杆风险可能来自 DAT:若 DAT 以溢价发行股票、举债并将资金投入代币,将放大上涨收益;但一旦市场情绪转向,同样的结构会加剧下跌幅度。
强制赎回或股票回购停滞都可能引发巨额抛压。因此,尽管 DAT 拓宽了加密资产的准入渠道、带来了机构资金,却也为市场增添了一层新的系统性风险。
近期就出现了市场净值(mNAV)>1 的案例。简单来说,DAT 向股东分发以太坊,而股东很可能会抛售这些以太坊。即便进行了类空投操作,BTCS(某 DAT 代币)的交易价格仍仅为其市场净值的 0.74 倍,情况不容乐观。
https://x.com/DefiIgnas/status/1958867508456194204
但另一方面,DAT 也搭建了代币经济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新桥梁。
正如 Ethena 创始人 G 所言:「我担心的一点是,我们已耗尽『加密原生资本』,无法将山寨币推升至前一轮周期的峰值。对比 2021 年第四季度与 2024 年第四季度的山寨币总市值峰值,两者相差无几(均略低于 1.2 万亿美元);若剔除通胀因素,两轮周期的峰值几乎完全一致。这或许就是全球散户能为『概念性资产』投入的最大资金规模。」
这正是 DAT 的重要性所在。
散户资本可能已达上限,但拥有真实业务、真实营收与真实用户的代币,如今可接入规模庞大得多的股票市场。相较于全球股票市场,整个山寨币市场的规模不过是零头,DAT 为新资本流入加密领域打开了一扇门。
不仅如此,由于少数山寨币团队具备发行 DAT 的专业能力,DAT 还能将市场注意力从数百万种代币重新聚焦到少数关键资产上。
G 的另一个观点是,资产净值溢价套利并不重要......这其实是看涨信号。
https://x.com/gdog 97_/status/1948671788747300932
除了 Michael Saylor(MicroStrategy 创始人),多数 DAT 难以维持长期净值溢价。DAT 的真正价值不在于溢价游戏,而在于准入渠道, 即便仅能维持 1:1 净值且资金流入稳定,也比完全无法接入股票市场要好。
ENA 甚至 SOL 的 DAT 都曾引发争议,它们被指责为 「风投套现的工具」。
ENA 的风险尤其突出,背后有大量风投持仓。但考虑到私募风投资金规模远超二级市场流动性这一资本错配问题,DAT 其实是看涨信号:风投通过 DAT 退出后,可将资金重新配置到其他加密资产中。
这一点至关重要,本轮周期中,风投因无法退出投资组合而损失惨重。若能通过 DAT 实现退出、获得新流动性,他们就能重新为加密行业的创新项目提供资金,推动行业向前发展。
总体而言,DAT 对加密行业整体利好,尤其利好无法通过 ETF 上市的代币。它让 Aave、Fluid、Hype 等拥有真实用户与营收的项目,得以将资产敞口转移至股票市场。
诚然,许多 DAT 终将失败,并对市场产生溢出风险,但它们也为首次代币发行(ICO)提供了首次公开募股(IPO)式的退出路径。
实物资产代币化(RWA)革命:链上金融生活成为可能
RWA 市场规模刚刚突破 300 亿美元,仅一个月就增长了近 9%,且增长曲线持续向上。
如今,国债、信贷、大宗商品与私募股权均已实现代币化,逃逸速度正快速提升。
RWA 将全球经济搬上了区块链,带来一些重大转变:
- 过去,投资者需将加密资产兑换为法币才能购买股票或债券;如今,可全程在链上操作,持有比特币或稳定币,直接转换为链上国债或股票,并由自己掌控资产(自我托管);
- 去中心化金融(DeFi)摆脱了庞氏循环游戏,为 DeFi 与 L 1/L 2 基础设施带来了新的营收来源;
Aave 的 Horizon 协议允许用户存入标普 500 指数代币化资产并以此抵押借贷。尽管当前锁仓量(TVL)仅 1.14 亿美元,表明 RWA 仍处于早期阶段。
传统金融(TradFi)几乎将散户完全排除在这类机会之外。
RWA 最终让 DeFi 成为真正的资本市场。它以国债与信贷为基础确立了基准利率,并拓展了全球覆盖范围,任何人无需通过美国银行就能持有美国国债。
贝莱德推出了 BUIDL,富兰克林推出了 BENJI。这些并非边缘项目,而是数万亿美元资金接入加密基础设施的桥梁。
总体而言,RWA 是当前加密行业最重要的结构性革命。它让 DeFi 与实体经济产生关联,为全链上金融生活搭建了基础设施。
四年周期的终结?
对加密原生参与者而言,最重要的问题是:四年周期是否已终结?我身边已有不少人开始抛售,期待周期重演。但我认为,随着加密货币新秩序的到来,四年周期不会重演。这一次,情况真的不同了。
我用自己的持仓下注,理由如下:
- ETF 将比特币与以太坊转变为机构可配置资产;
- 稳定币已成为地缘政治工具,并向支付与资本市场领域扩张;
- DAT 为无法发行 ETF 的代币打开了股票市场资金通道,同时让风投得以退出并为新创新项目注资;
- RWA 将全球经济搬上区块链,为 DeFi 确立了基准利率。
如今的加密市场,既不是 2017 年的赌场,也不是 2021 年的狂热泡沫,而是新的结构和采用时代。加密货币正与传统金融融合,同时仍保留着文化、投机与信念的核心驱动力。
下一轮赢家不会来自全面买入的玩家,许多代币可能仍会重复四年周期式暴跌,投资者必须精挑细选。
真正的赢家,是那些既能适应宏观与机构变革,又能维系散户文化影响力的项目。
这,就是加密货币的新秩序。
Is XRP Finally Coming To BlackRock? Ripple Drops Bombshell Announcement
Ripple has unveiled a partnership that places its RLUSD stablecoin at the center of tokenized financ...

Ethereum Drops Below $4,000 as $320 Million in Longs Liquidated, Signals Market Cool Down, Slow Institutional Demand
Ethereum’s drop below $4,000 and the consequent $320 million in liquidations of long positions indic...

XRP Faces Volatility, While Ozak AI Presale Continues Steady Progress Among Supporters
The post XRP Faces Volatility, While Ozak AI Presale Continues Steady Progress Among Supporters ap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