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司法区块链2.0:智能合约开启司法生态系统级新模式
2019年10月24日,为推动诉源治理,从源头化解纠纷和实现网络空间信用再造,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系统,开启信用生态系统级诉源治理新模式,并将其率先应用到电商领域。同年12月19日,首例应用区块链智能合约技术的案例在杭州互联网法院宣判了,这也是电子商务领域首例交易全流程上链存证的诉讼案件。
被告通过经营电子产品租赁的电商平台向原告租用手机一部,双方签订《用户租赁及服务协议》。原告使用的自动信息系统接入了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在纠纷发生后,法官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进行了审理并进行宣判。
传统合同是由买卖双方协商签订,它的履行依托当事人的个人信用,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维权。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案件的虚拟性增加了交易的风险和信任成本。据杭州互联网法院对电子商务纠纷的调研统计显示,电子商务纠纷呈现出案件数量大、诉讼金额小、当事人地域分散、被告到庭率低等特点。而构建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将交易过程全程上链,为日后快速解决纠纷留下可信证据。
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系统,通过打造网络行为“自愿签约—自动履行—履行不能智能立案—智能审判—智能执行”的全流程闭环,在解决电子数据可信流转的基础上,为双方当事人、法院和其他商业活动参与方构建起一种高效的互信协作机制。交易双方要约、承诺、签约、履约、违约、催告等行为通过智能合约系统实时记录在司法区块链,实现了交易链路全流程自动存证和执行。一旦一方的违约程度达到了程序预设的标准,智能合约系统自动转入纠纷解决的司法流程。
杭州互联网法院法官黄忻表示:“目前区块链智能合约司法应用系统初步运用在一些批量化的案件,整体案件的各个节点能够在网上完成,又能够留有痕迹的这类是比较适合使用智能合约技术,像上述案件是一个租赁合同,包括买卖合同、借贷合同,都可以使用。”
司法作为纠纷化解的最后环节,通过智能立案、智能审理、智能执行的纠纷兜底处置得以高效化解。智能立案系统将对电子合同、代码内容、合约执行进度等进行核验,符合立案条件则进入司法程序。智能审判系统自动提取案件的风控点,辅助生成包含判决主文的裁判文书。智能执行系统协同相关机构在线对被执行人的房屋、车辆、证券等财产进行查控,失信被执行人将被自动纳入信用惩戒名单。据杭州互联网法院信息中心张名扬介绍:“目前智能执行还没有到执行阶段,智能立案和智能审判已经在运行了。”
应用智能合约执行的过程也将是资产数字化协同、更多可信节点参与建设以及相关规则制度的进一步完善的过程。一方面建立多方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业务互联,数据互通;另一方面打造安全评估机制,共同对智能合约进行安全审计,鉴定合约是否存在编写错误、隐私泄露、合约故障等风险。目前司法区块链已有包括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公证机关等27个底层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