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 2.0 将在12月1日启动第 0 阶段?
11月初,以太坊基金会启动了备受期待的以太坊2.0(ETH 2.0)升级规范的第一个流程,该规范详细说明了启动第 0 阶段的条件——至少需要 16,384 个验证者来调用 ETH 2.0 的存款合约,存入至少 524,288 ETH。若在 11 月 24 号达到要求,则 12 月 1 日即可启动第 0 阶段。
为期 3 周的质押,一开始并不顺利, 期间以太坊社区发生了一些事情,主要是 2.0 的路线问题,很多社区人员是存疑、困惑,甚至是迷惘的 ,质押的进度一度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但这些都不是问题,关键时刻我们还是看到了 Vitalik 强大的 带货 能力——在质押截止日的最后两天, 我们看到大量的 ETH 质押到以太坊 2.0 的存款合约中来。
在 24 号,质押到 ETH 2.0 存款合约里的 ETH 超过了 524,288 枚。
紧接着,各大媒体喜大普奔:
这对于以太坊整个社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转折点 。Vitalik 也发推特低调庆祝:
到底有多少验证人参与了质押?
处于好奇,我下载了以太坊 2.0 存款合约的所有交易,进行了一番分析,得出一个可能有部分人不太想看到的结果:
- 1)参与质押的总验证人数:2059,其中仅仅质押最低门槛32 ETH 的验证人数为1330。
- 2)质押额的前 100 名占总质押量 67.15%。
- 3)质押额的前 34 名超过总质押量的 51%。(1.6% 的验证人超过了51% 的质押量)
以太坊正在沿着从去中心化到弱中心化的道路上行走。
如果你怀疑这个数据,我接下来将这个数据的生成过程为你呈现。
ETH存款合约的交易数据提取过程
首先,进入到 ETH2.0 的存款合约地址:
页面右下角,有一个导出交易数据功能,进入:
由于一次只能导 5000 条数据,我分多次导出,然后将重复的数据删掉,最终将所有的一万多笔交易合并到一个 excel 表单中:
接下来,在 excel 表中,删掉异常数据,比如交易失败的、质押数量是0.01等交易。
好,现在就要用到 Excel 强大的数据透视功能了,选中 From 列 到 Value_IN(ETH)列 ,插入数据透视图,得到如下统计后的数据,我们按不同的地址进行质押数求和。
每一行都是一个地址,将这个数据复制到另一个 sheet 页签中,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按质押数进行排序,然后用一个简单的 SUM 函数,就可以知道:
- 1)参与质押的总验证人数是多少?
- 2)质押额的前 100 名占总质押量百分之多少?
- 3)质押额的前 多少 名超过总质押量的 51%。( ?% 的验证人超过了51% 的质押量)
我甚至还统计了,每天质押的数量:
从图中,可以看到,最后 5 天, ETH 2.0 的质押迎来 高潮 。
那满足启动第0阶段的基本条件了没?
有两个数字,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怎么来的:
- 最少 16384 个验证人参与
- 最少质押524,288 ETH
这里我简单科普一下, 以太坊 2.0 使用分片方案,共 64 个分片,为了安全和尽量去中心化,每个分片有 256 个验证人,然后从中选择 128 个验证人。
所以最少验证人数为:256 ✖ 64 = 16384;
又因每个验证人需至少抵押 32 ETH,所以最少质押数 = 16384 ✖ 32 = 524,288 ETH。
好,根据上面统计到的数据, 如果每个地址看作是一个验证人,那么,本次质押的验证人数是 2059 个,这个数达到了启动以太坊2.0 第0阶段所要求最少验证人数的八分之一,12.5%,很明显,没有达到启动第 0 阶段所需的条件。
但是,很奇怪的是,几乎所有人,都没去关心这个数,都认为以太坊2.0已经达到之前计划的启动第0阶段的条件了。
如果是这样,我只能认为,这个数值的设定,就是摆给社区看的,只是让大家觉得嗯,这样比较去中心化,比 EOS 的 21 个超级节点好多了。其实无论是否达到这个阈值,都要启动。
社区其他人怎么看?
我顺着 最近的推特看过去,我发现,并不是我一个人对这些数据有兴趣,有个哥们早在 23 号就发了个推特,表示对 ETH 2.0 的过度集中化而担心:
这哥们表示,对 ETH2 的质押合约比较好奇,于是把数据导出来,做了一个饼图,不做不知道,一做吓一跳,他发现,当时(11月23号)质押数最多的前14个验证人(占1058个验证人中的1.3%)的代表了合约中质押总额的51.9%。
至于这条推特,虽然有人艾特了
罢了罢了
最后,虽然从数据上来看,以太坊2.0的验证人未达到启动第 0 阶段的最低门槛,但外界大多数人看来,12月初启动第 0 阶段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我们无需纠结了。
毕竟,上与不上,于我等没有投票权的,又有何干呢?
原创文章,作者:CoinKaol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oinkaola.co/news/196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