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的本质:数据权回归个体
如何一句话说出WEB3的本质?我认为WEB3就是数据权回归个体,WEB2相当于让个体有了发声的平台,但个体创造的数据不归个体所有,而 WEB3就是让所有个体拥有数据权,这个所有个体都拥有数据权是纯算法实现的,完全公平的。区块链本身就是这种纯算法信任网络。
数据权归个体,这样这个数据就有了所属,即要么是“私人资产”可以转移给其他人的,要么是隐私不能转移给其他人的。
WEB1是网络“创世期”主要是实现信息的展示,WEB2则可以让个体有了独立发声的平台,如微博、微信、推特等,网络技术向前推进,到了WEB3个体数据权回归个体,个体对自己创造的数据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数据权,包括数据的所有权、管理权、控制权,这是网络技术进化的趋向。
从现代法律意义上说数据权有点类似现实生活中的“物权”,是一种天然的赋予。
根据Dune Analytics的统计,截至3月21日,DeFi的独立地址数已经达到了167.29万个,根据DappRadar对DeFi活跃地址数量的监测,截至3月21日,活跃地址的数量约为4.25万个。
截至3月21日,独立地址总数最多的是Uniswap,约有112.6万个,占DeFi总独立地址数的67.31%,是DeFi领域中最重要的应用。其次,Compound、1inch、Kyber和Balancer的独立地址也都迈过了10万关口。
根据DappRadar的数据,目前绝大多数DeFi协议的日活跃地址都很低。今年日活地址最多的Uniswap也仅3.33万个,这与移动互联网主流应用动辄上亿的日活还存在非常显著的量级差异。但应该看到各DeFi协议日活地址的快速增长潜能。
也就是说去中心化应用用户量如果超过千万级(存量和月活),那将是媲美比特币、以太坊市值,是区块链3.0真正的集大成者,我认为这个集大成者,将是基于 以太坊 基础设施的WEB3+DEFI的组合。
其他公链没有存在的意义,或许过几个牛熊周期以后会证明这一点。
十五年以前,一个不知名的小伙开始尝试做电子绘画,十五年如一日,每天都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自己的创作作品,每天一幅作品。直到今年3 月 11 日,全世界收到一个爆炸性消息:著名加密艺术家 Beeple 的 NFT 数码绘画作品《Everydays: 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以 6934 万美元的拍卖价成交。
所有的事,大部分事情,都是长期不停坚持的结果,每天好像没什么进步,但时间拉长,到某个临界点就会出现奇迹。龟兔赛跑,聪明灵活的兔子最终还不如慢吞吞愚钝的乌龟,这样的事情,现实中99%都是如此,但99%的人都不信,都是局限在短期的“自以为的聪明”追求中,以获得短期利益而沾沾自喜。
大智若愚,是最高境界。
Galaxy 加密借贷市场报告:当 DeFi 增长 959%,CeFi 却仍未走出 FTX 阴影
市场规模 365 亿美元,其中 Cefi 市场 Tether 一家占 73% 达 82 亿,而 DeFi 激增至 191 亿。
Metya拓展本地生活万亿市场,首创Web3交友与商业的现实链接
Metya 一直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具沉浸感和互动性的社交体验,现通过全新推出的“本地生活”功能,进一步拓展了Web3社交的边界,将虚拟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赋予用户更加真实与多维的互动体验。
稳定币发行方如何从美国国债和利率中获利?
作者:@threesigmaxyz编译:zhouzhou,BlockBeats编者按: 本文探讨了 USDT 和 USDC 等稳定币如何通过将储备投资于美国国库券来产生数十亿美元的收入,其收入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