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这位朋友,我有本「区块链速成心法」送给你

收藏
分享

Vincent:前不久,我、陈浩和一位南京大学的教授聊天,教授说:「陈浩你思维里有学者的研究视角。」当时他还挺谦虚「我就是路子野。」但后来就有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意思了。大概有俩月,我问他干啥呢,他惜字如金「看书」:产权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企业边界……本文是他闭关期间对区块链的最新思考,从企业边界角度分析区块链的落地。别说,还真有些经济学建模的意思。企业边界某种程度上是研究创新(业)的空间、行业模型,区块链创业也是创业,至少这个视角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作者:陈浩,区块链游戏平台比特谷(BitGuild)中国区合伙人。本文由陈浩口述,DR小伙伴整理。本文为专栏第四篇,前三篇为《行为挖矿背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欠你一笔钱》《区块链不欢迎「既得利益者」》《区块链文娱产品形态猜想:文化概念的区块链化》


「企业边界」:解释我们为何用区块链创业

 

我们常说区块链是用来颠覆企业形态的,可企业形态是什么、怎么来的呢?

 

来,我们假设你穿过虫洞,来到一个科技水平超高的宇宙。

 

这里所有物质都能被粒子化并在互联网中传输。而且,这还有一个超级人工智能「贾瑞德」,他包办整个市场:需求、生产力、合同签订和执行、薪酬分配等一切随交易而生的工作。

 


买家牛凤轩对贾瑞德说「我想要一个iphone。」

 

贾瑞德立刻匹配了iphone供应商——陈浩,并谈好了有时间的零件加工者,用粒子网络把零件传给陈浩,制作完最终给到牛。

 

牛支付的费用也被贾瑞德合理地分配给陈浩、零件供应商、设计师等,他们的真实价值也被贾瑞德量化了。

 

这里,我们其实假设了一个交易成本趋零的「充分市场」。每个个体都是独立的生产节点,无缝对接不同的需求,他们在自己喜欢的时候去工作,创造力最大化释放,经济活力空前高涨。

 

你发现没?在充分市场中,好像没企业什么事。

 

可是,一个交易成本趋零(贾瑞德的电费总要付的,这属于「贾瑞德体制」下的制度性成本,不可能为0)的市场,是建立在包括而不限于以下环节成本均为0的基础上:

 

交易信息检索、匹配成本;

 

谈判过程、交易意向的达成的合同签订成本;

 

合同后续执行的制度性保障成本。

 

组织管理成本;

 

物流运输成本;

 

支付结算成本……

 

No way,零交易成本的贾瑞德市场是不可能存在的。

 

现实中,我们离不开企业,本质上是企业解决了市场无能为力的部分,企业通过组织进行资源管理的方式,实现市场整体效率优化:

 

在企业内部信息传输和匹配的成本更低;

 

同一企业内部员工的合作意向成本更低;

 

通过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成本和风险成本也可以进一步下降……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外部效应的内部化」企业将置于公共领域的交易成本(外部性因素)替换为组织成本(内部化)的过程。

 

企业需要比市场多付出的是组织管理成本,甚至受到市场交易成本与组织管理成本的双重影响。这是限制企业扩张边界的关键因素。

 

在赚钱的前提下,企业倾向于扩张到它在市场上采购的成本与在自身内部配置资源成本相同的时候。


但有时候企业会扩张过渡,人不可能总停在恰到好处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说,计划经济时代的苏联,就在试图构建起一个无所不内部化的超级企业。

 


在计划经济初期,市场极其活跃,「政府即市场」将各行业的生产单位串联起来,资金大规模流转而金融成本趋零,因此获得了远超市场经济的效率。

 

可管理成本随着行业复杂度的提高加速攀升,最终远超过了用内部化节约的交易成本,这时经济的崩溃就和企业的破产一样自然了。

 

当某一种生产环节,通过市场交易采购的成本下降到低于企业组织管理成本时,企业会倾向于释放不必要的生产要素,以降低组织管理成本。

 

而随着互联网日益发达,交易信息的检索、匹配成本,以及因此带来的非物质资产的采购风险降低了,大量生产环节已经被企业释放,成为独立的外包业务。如腾讯视频上相当比例的节目录制、剪辑是通过市场采购的,这正在成为一种趋势。

 

同理,我们只需要考察区块链能够降低生产、交易哪个细分环节的成本,就可以粗略预测企业能在哪些环节释放生产力,催生新的交易形式和生产节点。

 

更准确地说,考察现在有哪些模块、领域正立于企业边界的危墙上,只要区块链轻轻一推,就可以产生全新的交易形式,进而构建起新的商业形态,这是本文的主旨。

 

区块链能降低哪部分交易成本?

 

结合区块链的创业热点,咱们用排除法一个个说。


首先设计生产制造的暂时可以全部忽略,无论是生产仓储物流供应链哪一个环节,区块链本身都无法在现实世界起到很大的作用。

 

信息检索我想不需赘述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市场份额还在增长,我想以牺牲效率换公平的区块链,无法比互联网做得更好。

 

合同签订似乎和区块链的智能合约天然亲近,但具体地将交易拆分成高额低频低额高频两种形式来考察,情况不容乐观。

 

首先,大宗交易的合同签订成本区块链无能为力。打个比方,3家公司想竞拍一栋楼。谁会把自己的报价上链吗?商务谈判本质是心理战,假设3家公司不在场下花3个月博弈,而是其中2家把自己的报价上链,人人可查,那第3家是不是直接就能知道我出多少钱就能拿下楼盘了。


多荒谬?

 

这不符合人性。拍卖方一定希望自己利益最大化,买方想要用比竞争对手更少的钱拿下交易,拍卖为此而存在。这是存在于人脑袋里的心理体验,怎么可能单纯靠线上完成。

 


此时成本主要存在于博弈环节,而这恰恰是绝对不会上链的环节。

 

那么,小额、非核心但高频的合同签订成本,区块链有用武之地吗?

 

这件事互联网也干完了。双11刚过完,大家看看自己的钱包和购物车就有答案了。你注册淘宝、QQ,登录游戏、购买电商产品时,总会弹出来一大段合同,但你根本不会读,更不会为了这么张合同就找个律师跟他说,你帮我看看有没有问题,我付你500块咨询费。

 

所有合同签订的成本,在互联网时代已经非常之低了。

 

这的确是个悲伤的设想,未来区块链应用落地的可信场景是狭窄的,现有互联网业务都很难。

 

只剩下了合同执行的制度性成本了,当前所有法币交易都需要支付的制度性成本中,有一部分来源于合同的法律保障,但总有法律保障难以到位的领域,同时执行合同涉及钱进钱出,在资金流动领域中,区块链或许还有发挥空间。

 

区块链跟资金流动高度相关,因为资金在链上的整个流动过程用户可查且有无数人帮你确认,这让交易信任度更高、摩擦更少从而使资金流动效率提高。其核心在于降低用户心理门槛

 

而菠菜、资金盘的火热,是因为这种业务恰好处于法律无法提供保护、有大量资金流动的交叉点。

 

通过排除法,我们可以将目标锁定在大量低额高频交易的虚拟产业上,其实这也恰恰是经历一轮创业狂热之后还剩余的点点星火所在:游戏、虚拟资产交易等。

 

吻合区块链降低交易成本、企业释放生产环节、产生大量的独立生产节点范式的业务,还活着,但只是活着,不代表一定可以取得市场上的成功。

 

我们的拼图还缺最后一块。

 

最大化利用信任的价值

 

 「区块链在资金流动中降低用户心理门槛」这句话是可以量化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用「心理价格」作为标尺来描述用户的心理门槛。

 

在交易中,心理价格高低和用户个人的资产规模呈正相关,虽然难以找到通用的绝对值,但存在个人的相对值。

 

换句话说,用区块链解决用户心理门槛的业务,其适应的资金量级存在最优区间,这个区间取决于业务的具体形态,或者说取决于业务服务的对象的心理门槛价格。

 

上限肯定有,对绝大多数用户来说,几百万的大额交易,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信任感可能会更高,选择交易所,大家也更信任大品牌、中心化的。

 


所谓「跨国转账」这个主权货币不太擅长的领域,区块链依旧伟大,可我就不谈了吧……都懂得……

 

下限不一定存在,但过低的下限对商业化没有意义。理论上,在三块、五块钱但是频率很高的资金业务中,区块链的透明性肯定对心怀不轨之徒有威慑力。但用户自己都不一定在意这几块钱是否安全,对小额资金业务而言,方便才是第一要务。

 

以下是猜测,大概几百上千、最多几万的资金区间内,用户依托第三方机构管理的信任成本(佣金)过高,但又无法忽视其价值的存在,可能是区块链的舞台。

 

另外,业务形态中用户收益分布区间越大越好。这让用户有高收益高回报的期望,哪怕交易资金总量不大,但只要头部用户收益足够高,也可以让用户愿意为了自己可能获得的回报去对于业务提出审计的诉求。

 

从正反两方面来分析:

 

反面:有人在做汽车数据交易的区块链业务,这份业务的初衷固然是好的,但是在市场上推进的时候,用户的收益预期与其资产规模相比过低,而且没有头部用户产生的可能性,分配太平均,这样的情况下是否是区块链技术来使用这些数据,对用户来说没有差异,就很容易陷入「方便更重要」的逻辑之中。

 

正面的例子是文娱行业,你投身这个行业——无论你做什么,歌手、导演、作者、做游戏的、同人创作者——你未来的收益情况注定跟赌博无异,财务回报可能是数千万,也可能根本卖不出去。

 

而且,人人都相信自己会是头部、想成为头部的心理和菠菜逻辑就更像了。

 

成名的机会成本非常大,而机会成本是一个很好意思的杠杆。文娱行业规模其实不大,行业利润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可能只有3万块,需要单个用户投资的钱可能最大3万块,但头部却能有3000万的利润,分到你头上可能有10万。

 

这对用户的撬动力很大,让他们有动力去监管自己资金和投资业务。

 

这种投资量级,用户就不会把审计工作交给第三方,花3万块去监督一笔3万块的投资,这很蠢。区块链的大众审计方案是更优解。

 

这也是对我之前发表「版权共享」的区块链产品的经济学思考。关于「版权共享」的详情,请参阅DR文章《区块链文娱产品形态猜想:文化概念的区块链化》。

 

互联网主要帮助用户省钱,区块链能够帮助用户「赌钱」,赌的收益和互联网的那点收益可不一样,他是非线性的。

 


「版权共享」不仅能最大程度迎合用户的赌性,撬动C端。而且,区块链能够极大地缩短文娱行业的产业链,用户即投资者降低了全产业的交易成本。

 

前些日子,高晓松在清华发表了他对区块链应用在音乐领域的思考。

 

高晓松说,粉丝可以对投资IP的积分来分享收益。例如,用户看好某位作者的作品,可以用平台积分进行投票,当这一作品获得关注而升值,积分的作用就类似于股票的方式来投资。通过粉丝收益的方式减短了产业链,驱动行业发展。这与和传统的通过唱片公司等进行投资,由少数人决定市场不同。

 

他的言论,是从「音乐是粉丝驱动的」出发的产业视角,虽然视角不同,但这段论述与企业边界研究的是一类问题。只是,或许他羞于提「赌」这个字眼,但也只差说出来了而已。

 

话说回来,区块链还真是逃不开菠菜属性。可世界很奇妙,菠菜属性用好了是正能量的,它造富世界时,我们一般叫它金融




后台回复“游戏”,获取游戏类文章合集

后台回复“观点”,获取观点类文章合集

后台回复“行业”,获取行业类文章合集

后台回复“解谜”,获取解谜类文章合集


关于Dapp的一切,都在这里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