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区块链:力量之源
3.1 思维框架:“体相用”三元结构
3.2 区块链之体: 分布式账本
3.3 区块链之相:三层技术堆栈
3.3.1 最初的范式
3.3.2 基于三层结构的创新
3.4 区块链之用: 结构决定功能
3.4.1 区块链1.0
3.4.3 区块链3.0
4.1 分布式账本是“经济系统”
4.2世界正以科技能实现的方式“显性”呈现
4.3新型信任模式构建高效协作网络
4.4组织形态重构助推资源优化配置
4.5 以“分布式账本”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4.6 “三维一体”助推数字经济网络效应
.1.
展望与思考
这个世界是想象出来的,所谓“人造世界”,人们正在按照设想构建这个世界;而我们感知到的现实正在以科技可以实现的方式,犹如电影一般,一幕一幕呈现。
区块链(或者说BTC)犹如人类发展进程时间轴上 “封存”的一把金钥匙,偶然间打开了 “芝麻大门”,却注定开启一个新世界,启动一段新征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得信息传输的成本趋于零,这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的经济格局及每个人的生活。 区块链时代的来临,极大可能推动价值传输的成本趋于零,整个世界经济格局和社会结构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更大的远景需要我们假以时间去呈现,渐次明晰,但现实的“风云变幻”已经倒逼我们必须、不得不高度重视、立体审视这个行业。开源技术打破边界,迭代和创新加速;协议定义货币及资产,实现价值无边界传递;数据确权、流通和交易,推动数据生产要素化;组织协作方式改变,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技术及应用不断推陈出新,推动产业呈现融合发展。在各种要素融合角力之下,世界竞合格局呈现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我们禁不住思考,在这些缤纷复杂、眼花缭乱的表象下,事物的真相是什么?有着怎样的内在特质与联系?
为了追根溯源,我们需要回到故事开始的地方。
.2.
区块链:由BTC激荡起来的涟漪
BTC的诞生,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因素。2008年9月,以美国雷曼兄弟倒闭为开端,金融危机在美国爆发并向全球蔓延。为应对危机,世界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了史无前例的财政刺激方案和扩张的货币政策,并对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援助。【1】在此情况下,财富加速向富人及机构聚集,而穷人仅有的财富却大幅度被动缩水。这些措施引起了广泛的质疑。其中就有中本聪于同年10月发布的比特币白皮书《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
可以说,比特币的诞生直接源于对国家主导的货币及金融体系的质疑—这种基于“可信第三方”来实现货币数字化的模式有其不可克服的“内生性弱点”,正如中本聪在白皮书里所说:“传统货币的最根本问题在于它必须基于信任才能够运作。中央银行必须让人相信它不会使货币贬值,但法币的历史中充斥着对这种信任的破坏。银行必须让人信任来持有我们的货币并使其以电子形式流通,但是它们却在几乎没有储备的情况下通过一波波的贷款制造信贷泡沫。”因此,“信任”被视为传统货币系统的症结所在。【2】
如何解决信任问题,这一思考从一开始就深深根植于比特币的设计中,成为比特币设计理念的初衷和基石: “我们需要一个基于密码学原理而不是基于信任的电子支付系统,使得任何达成一致的双方能够直接进行交易,而不需要一个可信的第三方。”【3】因此,中本聪创造比特币的最根本目的,就是以密码学原理及一套预先设定的计算机算法来“取代”人们对于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政府等第三方权威机构的信任,实现一种完全基于“技术”而非“信任”的电子现金系统。【4】
而在那个时期,基于密码学等技术原理实现的数字货币多达数十种。比如当时密码朋克“主教”级人物大卫·乔姆(David Chaum),创建了一个数字化的货币系统,实现如何分享和传输金融信息,以及管理不同身份信息的保密程度,称之为Ecash,英国密码学家亚当·贝克(Adam Back)发明了哈希现金(Hashcash),其中用到了工作量证明系统(POW);哈伯和斯托尼塔(Haber and Stornetta)提出了一个用时间戳的方法保证数字文件安全的协议;戴伟(W Dai)发明了B-money,强调点对点的交易和不可更改的交易记录。 总之,这些密码朋克们在加密数字货币领域做了大量的实践探索,也成为了数字货币最早的传播者。
在众多的加密数字货币中,比特币何以能脱颖而出?经过分析,我们总结出三个主要因素:
-
一是在经验上, 比特币的设计大量借鉴了密码朋克成员的贡献,比如工作量证明机制、时间戳原理、点对点的交易等,使得比特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
二是在理念上, 比特币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抓住了传统货币系统“内生性弱点”的症结— “货币的信任”问题,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并且给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
三是在实现上, 首创利用区块链技术,“将货币从国家和银行的控制中解放出来,同时使其不需要依赖任何特定中心,而是完全基于一个分布式网络运作,从而真正实现了电子货币系统的‘去中心化’”【5】,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去中心化数字货币”。
BTC就如一块抛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起初只是荡起小小的涟漪,但随着事态的发展,已经掀起惊涛骇浪,引起各界广泛、深度关注和参与。而区块链实现了BTC,关注BTC也必然涉及到区块链,所以区块链也被置于聚光灯之下。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思考:区块链到底是什么?基于它实现的BTC为何有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区块链还能做什么,它将走向何方……
带着有关区块链一系列问题的思考,接下来我们将开启更多的探索。 《论语·学而篇》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如果能够通过抽丝剥茧,层层探究,就能抓住事物的本质;通过专心致力于本质事务的研究,就能发现事物内在运行的逻辑,揭示其中的规律,其蕴含的道理自然而然就呈现出来了。 这是事物的静,一种内生的结构之美。
同时,我们也发现,区块链行业发展变化之快速、之剧烈、之彻底,真的是“一朝风云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在这些剧烈动荡变化之下,一定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这股力量是什么,哪里是力量之源?它有什么样的特征,演绎出怎样的作用轨迹?它的变化会呈现出怎样的结果? 这是事物的动,一种由内引发而外现的变革之舞。
我们尝试从静、动两个方面展开思考。而静与动两者是事物的一体两面,既各各不同,又相互关联,汇集在一起,最终完美呈现融合统一。这就是融合:产业之路。
.3.
静:结构之美
3.1思维框架:“体相用”三元结构
在佛教《大乘起信论》中,将“体-相-用”三元结构作为一个很重要的理论进行了论述。这样的“体用”论为我们在现实实践中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思维框架。
什么是“体相用”?举一个例子,比如说竹子,“高大乔木状禾草类植物”是体,是竹子的主质;竹竿、竹浆、竹筒、竹条是竹子的各种“相”,根据不同的“相”,具备挑水、造纸、工艺品、席子等各种功用。
“体相用”三元结构是什么样的逻辑关系 呢? 如《<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中说“体用各别,不相和杂”【6】。意思是说“体”并不直接变现为“用”,而是“体”先表现为“相”,再表现为“用;“体”只有经由“相”才能生其“用”。【7】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是“相”决定了“体”之“用”,而不同的“相”决定不同的“用”。
按照《大乘起信论》的观点,在世间的万物(佛教中一般用“万法”)的存在都表现为“体相用”。为了更好理解“体相用”三元结构,我们以石墨和金刚石为例进行说明。
石墨和金刚石是碳元素的“同素异构体”,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对二者性质和功能进行比较,如表2-1所示:
物质 |
性质 |
功能 |
石墨 |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很软,有滑腻感,导电 |
做铅笔芯、润滑剂、电池 |
金刚石 |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非常坚硬、不导电 |
钻石、刀具、钻头 |
表2-1:石墨与金刚石的比较
我们发现,石墨和金刚石都由碳原子组成,但二者在性能和功用方面却大相径庭。这是为什么?接下来,我们运用“体相用”三元结构思维框架,在分子结构层面进行分析,如表2-2所示【8】:
体 |
相 |
用 |
|
分子结构 |
性质 |
||
碳 原 子 |
石墨是层状的结构,就一个片层而言,每1个碳原子会与其周围的3个碳原子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紧密结合,“紧密结合”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约为0.142nm。在石墨中层与层之间相距为0.335nm。由于距离比较大,碳原子的相互作用较弱,因此很容易沿着与层面平行的方向滑动、裂解,所以石墨很软、有滑腻感。 |
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很软,有滑腻感,导电
|
石墨: 做铅笔芯、润滑剂、电池 |
金刚石每个碳原子都与周围的4个碳原子通过强烈的相互作用紧密结合。“紧密结合”的两个碳原子之间的距离约为0.155nm,从而形成致密的三维结构,正是这种致密的结构,使得金刚石成为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 |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非常坚硬、不导电 |
金刚石: 钻石、刀具、钻头 |
表2-2:碳原子的“体相用”三元结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得出一个重要结论: 结构(相)决定功能,这跟前面推导的结论吻合:是“相”决定了“体”之“用”,而不同的“相”决定不同的“用”。这也非常符合佛教里“‘体’只有经由‘相’才能生其‘用’”的论断。
接下来,我们将把“体相用”三元结构的思维框架运用到区块链的分析中,去解构技术、应用和产业,提炼关键要素,厘清逻辑关系,发现作用轨迹,摸清变幻方式,探索运行规律,找到力量之源。
3.2区块链之体:分布式账本
区块链的本质是什么?
BTC的诞生基于应用数学、密码学、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学等领域的长年发展成果上,然而真正使得比特币与众不同的革命性创新,并不发生在这些基础性的科技领域,而是通过将已有技术巧妙组合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记账”方式—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传统机构大多倾向于认为,即使比特币真的是一种革命性创新,其贡献及成果也应该全部被归于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9】
我们在《产业区块链:未来已来》第4.3节引用了2020年7月央行下发的《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中对区块链的定义: 区块链 (Blockchain)作为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防篡改、防抵赖的技术体系。央行对区块链的定义,强调区块链技术本质是去中心化的存证数据库,是一种分布式记账系统。
所以,当我们谈论区块链时,其本质也是指“分布式账本”技术,正是这种技术将比特币与所有传统货币系统区别开来的一个根本性因素。区块链技术架构如图3-1所示:
图3-1 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体系框架【10】
这个技术架构 主要包含节点通信层、账本数据层、共识协议层、智能合约层、密码算法层、身份管理层、隐私保护层以及链外扩展。 在这里我们不是要在技术上做深入研究,而是认识到这个架构背后实际上是一个全网共同参与构建并维护的信息交互及认证系统,它使人们不需要依赖于任何特定的第三方机构,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点对点的信息交换,并对所有信息的内容及其变化达成共识。【11】
这种共识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记账的过程。在区块链系统里,其核心就是如何解决去中心化记账的难题,而竞争记账机制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如下图3-2所示:
3.3区块链之相:三层技术堆栈
-
3.3.1最初的范式
图3-1 比特币区块链的技术堆栈层级【14】
-
网络层处于区块链的最底层 , 利用P2P协议将不同地理位置的节点连接起来,保证节点间交易数据和区块数据的传输。
-
在共识层 , 利用不同的分布式共识算法持续将交易记录在公开的区块中,并通过密码学的手段将区块进行串联,最终形成区块链式结构,保证数据记录的安全性和节点数据的一致性。
-
数据层 包含了数据结构、数据模型和区块存储,主要功能是高效地组织区块链中的各种数据。
-
智能合约 是部署在区块链上且可按规则自动执行的数字化协议。智能合约层主要由用户定义了一套规则用于产生符合具体逻辑的数据。
-
应用层 具有不同的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包括合约调用接口和网络通信接口,用以对外提供各种服务。
3.4区块链之用:结构决定功能
-
3.4.1区块链1.0
-
3.4.2区块链2.0
-
3.4.3区块链3.0
.4.
动:变革之舞
4.1分布式账本是“经济系统”
4.2世界正以科技能实现的方式“显性”呈现
-
蒸汽机的出现带来第一次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
电的发明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围绕电力展开电气发明和工业升级;
-
计算机的出现,带来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人类从工业时代跨入信息时代、移动互联时代;
-
区块链的出现 ,加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以及5G等新兴技术,掀起第四次工业革命,带领我们进入数字时代,这是更大的产业升级。
4.3新型信任模式构建高效协作网络
4.4组织形态重构助推资源优化配置
所谓的DAO组织:
-
是一种将组织的管理和运营规则以智能合约的形式编码在区块链上,从而在没有集中控制或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自主运行的组织形式;
-
是基于区块链“共创、共建、共治、共享”核心思想理念,由达成同一个共识的群体自发产生的一种组织形态;
-
是一种全新的人类组织协同方式,是区块链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之后的附属产物,有望成为应对不确定、多样、复杂环境的一种新型有效组织。【16】
4.5以“分布式账本”为基础构建数字经济基础设施
4.6“三维一体”助推数字经济网络效应
.5.
融合:产业之路
-
一是改变经济和社会的运行规则,特别是竞争规则;
-
二是改变市场、国家和企业的互动机制。
在我们发布《产业区块链:未来已来》后,发现一些未经任何许可的盗版行为,比如腾讯网的“迅解区块链”。BML很开心看到许多用户对我们文章的认可,但在此我们呼吁,尊重原著版权,还网络一篇净土。
同时也欢迎大家转载我们文章,转载联系Wr10290137,备注转载白名单。
备注:全文内容仅代表本号作者观点, 不作为任何投资决策的依据 如有失偏颇感谢指正。文中涉及引用都在参考文献列出,若有遗漏,请与本号联系,我们会及时调整修改。
参考文献:
Crust:波卡生态上去中心化云存储的未来
Plasm Network 基于应用层面的解读
欣欣向荣的市场,危机四伏|NFT/元宇宙周报1月4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Y4NDg1NA==&mid=2247489109&idx=1&sn=fc9013b23a4f16f92bd188526bdb47ad&chksm=ec0dbeccdb7a37dab8c6316d2345c6f61705fe431c3ed8a1f68c0f0a7d83fcf11a008d38e0a4&scene=58&subscene=0#rd
本周NFT交易依然强劲;Azuki以交易额1.04亿美元排名第一;CryptoPunks交易额重回前三;NFT/链游投融资活动较少。
市场波动剧烈,链上活动增加|DeFi周报1月3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Y4NDg1NA==&mid=2247489062&idx=1&sn=bd61ca5b7a6a0d4f8cc36d0cbf23acfa&chksm=ec0dbebfdb7a37a9be34c7ca5a356b26d87fadc4437f66efff5e79e823b7c9dfec780b8af2b5&scene=58&subscene=0#rd
本周市场波动比较大,链上活动较上周有所增加,ETH销毁量增多;Multichain跨链需求旺盛,刷新日跨链金额新高;ICP新版白皮书已经发布;0xDAO 21号上线至今锁仓量超34亿美元。
NFT成为各行业扩展市场的香饽饽|NFT/元宇宙周报1月3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5MTY4NDg1NA==&mid=2247489022&idx=1&sn=ce4031e3cc6a275a2b288e01fa430016&chksm=ec0dbd67db7a3471694705330d81eb4a01b0b2f19625416f53b736a7ce3d06ea7a8cbf7965a4&scene=58&subscene=0#rd
本周NFT交易较上周有所下降;奔驰、兰博基尼、Gucci等入局NFT;LooksRare交易额累计达51.7亿美元;美国国税局表示将对NFT市场参与者征收税费,或对NFT生态带来巨大影响;NFT/链游投融资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