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是区块链行业的解药
妖魔化的行业
经历过互联网时代洗礼的人们,已经有了足够开放的心态来面对新技术、新行业。
譬如3D打印、虚拟现实、大数据、无人机等,对于它们,从普通民众到企业政府,在认知层面上大多持支持并鼓励的态度,它们都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应用和落地,但是大家都清楚地知道这些技术的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这一现象在区块链身上正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年初,我们随机对区块链科普微信群内的一百名群成员进行了随机访问,在“区块链是否具有价值”这一问题上,72个受访者投了“否”。
显而易见 ,大众(甚至包括部分行内人士)对区块链技术并没有足够的信心,更不必说还有假借区块链之名的传销币和空气币对行业的抹黑。
外行人觉得高大上看不懂,内行人自顾自地吵闹,嚷着要翻天。
跟风的炒币者蜂拥而入,盲从的投机人摩肩接踵。
在这个行业里,所有人都自认可以一分钟学会炒币,本着“下一秒区块链就会改变世界”的信念,把区块链炒成了一个真金遍地而又难辨真假的赌石集市。
认知逻辑
大众的认知逻辑:
区块链=比特币=炒币=无价值
行业的认知逻辑:
区块链=颠覆性技术=高价值=炒币
大环境造就了区块链目前最大落地应用:炒币。同时也无法绕开。
炒币让行业走偏
Token(币)是区块链行业的双刃剑。
首先,我们肯定token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积极作用,它是不可或缺的。这是区块链技术激励价值增长的一部分。
对Token的投资(即炒币),属于正常行为。
但是金钱的刺激带来了杀鸡取卵式的发展。
投资者要投资收益,项目方要稳定支持。
Token并不像传统企业的股权投资那么稳定,Token投资更加灵活和快捷,可以随时买卖和变现。
或许从表面上看,这对于投资者是好事,但是对于很多早期的项目,其面临的更多的是生存的压力。如果一个项目每一天都为了生存忧心忡忡,那么它必然走上饮鸩止渴的道路——操控币价获利。
显然, 这是一个极易陷入的恶性循环 。
熊市让价值回归
对于一个行业而言,应用落地是最大的支撑。
比特币的成功让故事可以讲通,一些项目的应用也确实一度激发了行业的飞速发展。但在目前全球经济疲软的态势下,我们必须要真刀真枪地看待落地,否则熊市真的不可能有尽头。
区块链行业太渴望有一个杀手级的应用了,可现实只给到区块链的只有巴掌。
区块链行业正处于尴尬期。
牛市的时候,十倍二十倍的收益司空见惯。
所有的项目方手里都有大笔的资金,但是真有项目方会做实事吗?
项目方的动力靠什么去维持?
情怀吗?
抱歉,这个世界纯粹高尚的人不多。
更多的项目一旦募集到钱就做市值管理,至于项目研发,还真是靠情怀支撑。
这样的行业怎么发展?
项目方如此,投资人(炒币者)亦如此。
信仰者被套,散户接盘,大庄收网离场。 区块链中的Token作为一种本该有效的权利机制,现在沦为了割韭菜的首选工具。
眼前的熊市显然不太够力。
拿BTC来说现在的价格还差不多是94时期的最低点,以投机为主的意识形态还在伺机壮大。
区块链缺少一个大熊市。
1. 项目会更加优质
熊市到达一定阶段,多数项目方都会由于没有实际产出造成的资金链断层而被迫退场。
优胜劣汰,大浪淘沙,只有真正优质的项目能够存活下来。
一般活下来的项目会具有以下特点:
(1)雄厚的经济支撑
当资源有限的时候,能支持的肯定是优质项目。所以对于真正有竞争力的项目而言,都是可以想办法活下来的。这点从传统的创投就可以看出,亚马逊从二十年未盈利到领跑行业,把别人熬死也是成功之道。
(2)有落地场景
目前很多项目的落地场景都是空想的。大的基础环境还不具备,公链的自身技术等问题还在完善,落地应用还为时尚早。从EOS的Dapp可以看出,目前还很初级,技术及商业模式与实际的商业环境适配和完善才会有场景落地。
(3)具有规模性
足够漫长的熊市会让单个项目很难熬,新的公链也很难产生发展。活下来的公链也很有可能以生态的方式存在来共度难关。
(4)技术能力更强
据报告,区块链行业平均工资达到84884美元。即使是现在熊市区块链人才的空缺率依然在20%。因此行业人才的紧缺会让活下来的区块链项目更加有技术竞争力,进而累建一层技术门槛优势。
2.投资会更加理性
首先,投资人(炒币者)的构成会有一定的优化。
长时间的熊市会让投机资金流转到其他市场,币值的相对会平和期会拉长。投资将变得更加稳健,且具有较长的周期性,单纯的投机者,相较以前,将大幅减少。
再者,投资的核心会围绕项目。
不同于现在热衷于十倍币或者百倍币,熊市的投资会围绕主流优质币种展开。还有相当部分人会使用Token来行使自己的权利。
3.应用会更加实用
出现应用落地的光景会是这个熊市终点和下个牛市的起点。
公链之间的较量已经到了下半场,生态项目的落地将是繁荣的基础。落地项目会打开一个新的时代,更多人将加入到区块链行业。
熊市漫漫,且熊且珍惜。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其核心依然是对客观世界直接和间接的改造创造出的价值。
区块链行业该讲的故事已经讲完了,行业的“第一桶金”其实也已经掘到了,剩下的就看能不能把吹过的牛实现了。
(作者:摩斯)
提示: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理财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