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logoMyToken
总市值:
0%
恐慌指数:
0%
币种:--
交易所 --
ETH Gas:--
EN
USD
APP
Ap Store QR Code

Scan Download

熊市很焦虑?我们到底应该研究什么?

收藏
分享

最近FTX暴雷之后,我明显感觉到圈内人更加焦虑了,可能有一波人已经直接选择了放弃,退圈保平安,但还是有一波人留了下来,可能为了继续撸毛回血,可能为了继续陪伴行业成长,看到下一个牛市到来,不管是基于哪个原因,大部分人总是或多或少会随着行情的剧烈波动而焦虑,心态平和的少之又少。

我在之前的推文里强调过很多次,在这个错综复杂、黑天鹅事件频发的币圈,要想让自己不那么焦虑,不那么难过,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让自己忙起来,真正去静心学习和研究。但很多人还是不知道具体应该研究什么,怎么研究。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个能够让自己更加沉下心来的研究方式,那就是研究EIP协议。

如果把以太坊比喻成一艘巨轮,那EIP可以理解为是这艘巨轮的方向舵,基本掌控着整个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方向。所以,研究EIP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观察整个行业的发展动态,大家在解决什么样的行业痛点,有什么样的进展,对于我们更深入研究具体项目也有非常大的作用。

虽然研究EIP有一定的门槛,但真的很有帮助,你不妨一试。

什么是EIP?EIP和ERC有关联吗?

在研究之前,我们先简单梳理一下EIP的概念,包括它和我们平常听到比较多的

ERC又有什么关系呢?

EIP的全称是Ethereum Imporvement Proposals,中文直译叫以太坊改进建议,其实主要就是以太坊开发者社区针对以太坊生态的发展所提出的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所包含的具体标准和协议涉及以太坊的核心协议、客户端API、智能合约标准等等。

EIP根据所涉及的领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Standards Track EIP、Meta EIP和Informational EIP。

这里简单提一下Standards Track EIP,因为ERC正是这个分类下的一个子类,另外三个子类分别是Core、Networking和Interface。

而ERC的全称是Ethereum Request For Comment ,即以太坊意见征求稿, 主要是用来记录以太坊上应用级的开发标准和约定。

比如很典型的Token标准(ERC20、ERC721)、 钱包格式(EIP75、EIP85)等。

所以,实际上EIP是一个比ERC更宽泛的概念,也就是说ERC只是EIP的一个子集。

EIP的内容组成

那么一份标准的EIP会包含哪些内容呢?

一般主要会包含前言(Preamble)、概述(Abstract)、动机(Motivation)、定义(Specification)、原理(Rationale)、后向兼容(Backwards Compatibility)、测试用例(Test Cases)、参考实现(Reference Implementation)、安全考虑(Security Considerations)、版权申明(Copyright)这几个部分。

当然,其中有几个部分是可选的,并不是每个EIP中都会包含,比如后向兼容、测试用例、参考实现等

EIP的流程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就是EIP到底是怎么产生的呢?

一般来说,一个EIP从构思到被正式认可或废弃,可能会经历下列这些流程:构思(Idea)、草案(Draft)、审核(Review)、最后审稿(Last Call)、定稿(Final)、停滞(Stagnant)、撤回(Withdrawn)和动态(Living)。

官网也有一张简图能很清晰看到EIP的流程状态。

一般来说,一个EIP比较顺利的流程就是,先有构思,然后根据EIP的标准规范拟定草案,EIP编辑团队初步审核通过后,就会正式成为Draft提案,当然,这个过程也可能很漫长,因为EIP编辑团队也会对提案提出很多专业建议,提案者需要针对性优化修改。

从Draft开始,该EIP提案就正式被合并到官方的EIP库中了,公众就可以在官方查到提案的具体内容了,之后就是大量的公众讨论和优化的环节,并进入Review、Last Call、Final的流程。

而到了Final就是一个EIP的最终状态了,表明这个EIP已经可以被正式采纳,比如前面提到的ERC类型的提案,这时候就会正式成为ERC标准协议。

更进一步说,在接下来的以太坊升级中,这些新的标准就会被升级到最新的网络中,各个项目方都可以基于这些新的标准去开拓新的应用场景。

也就是通过这方式,能够不断推进以太坊生态的发展和进步,解决很多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瓶颈。

所以,说到底,这个协议能否真正落地,并广泛应用到真实的应用场景中,非常核心的一点就是需要推动行业发展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NFT权利标准和规范,相信这也是作者提出这个协议的初衷。

但说实话,真的任重道远,也非常希望有更多法律、商业、技术等相关领域的专家能一起参与到整个行业生态的建设中来,期待有更多像5585这样的协议被定义出来,抛砖引玉,推动行业更加快速健康发展,让我们共同buidl区块链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MyToken(www.mytokencap.com)观点和立场;如有关于内容、版权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