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Re-re-staking代币经济:Web3 项目不应自留「安全垫」
原文作者: 0xTodd ,Nothing Research 合伙人(X: @0x_Todd )
最近几个 Re-Re-staking 项目,只给 Holders 很小比例的 Token 很可能是一个错误决定。
对于很多 Re-Re-staking 项目来说,TVL 其实就是这个项目的一切。如果拿掉 TVL,一切设想:AVS、Hub、策略器、Liquid restaking token、L2、Restaking 层都并不真实存在。TVL 才是真正的恩人。
在曾经的 DeFi Summer 中,$YFI 在一周之内分发了 100% 的代币。没错,是 100% 。
TVL、流动性挖矿和治理各占 1/3 ,简单明确,而且有效。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随后的一周里,$YFI 上涨了 100 0x。
不否认,Re-Re-staking 有自己的创新,但它的本质和 Yearn 区别不大,本身都不产生收益,本质创新和核心收益来自于其他底层,比如 Eigenlayer,穿透了表层的叙事之后,他们都只是某种理财聚合器而已。
一个项目,到底需要什么?很简单,需要近乎邪教般的社区,而不是用动摇不定、随时撤退的临时矿工和空投猎人。
但重要的是,「虔诚的支持者」和「无情的挖提卖矿工」两种身份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个转变的谢林点——就在于社区持有的代币比例。
当你作为项目方,惊讶地发现团队拥有 90% (所谓厚厚的安全垫),而社区只拥有 10% (所谓少少的抛压)。
——那么就请别再抱怨,为什么社区不活跃,为什么社区不支持你。
挖矿和交易很像:
每个真正交易过加密货币的人,都有这种感受,当你看好某个代币并买入后,在赚了 2 x 以后,你的信仰就会开始变得无比充沛。
为什么比特币的 Holders 信仰总是最充沛的?废话,他们从 1100 美金拿到 66000 美金,没有任何 FUD 可以洗走他们,越早越充沛。
挖矿的心态也很类似:
-当人们用 100, 000 美金挖到 10, 000 美金,然后线性解锁,这只会催促他们无情地尽快卖掉,尽快保留胜利果实,这传递了项目方的「不自信」。另外,投资也有「管理带宽」,小小的空投尽快卖掉是唯一答案,多一分钟都是精力浪费。
-当人们用 10, 000 美金挖到 10, 000 美金,他们就愿意在推特 上「拍断大腿」,半是真的后悔,半是有些窃喜和凡尔赛,引得众多读者们心头痒痒,跃跃欲试,加入自选列表。
- 当人们用 1, 000 美金挖到 10, 000 美金,他们就会愿意在每一场饭局、每一次聚会、每一场 Space,孜孜不倦不厌其烦地提到你的项目,在 1-5 年里不停地向他身边所有的人安利这个项目,甚至可以记入家谱「某年某月,鄙人挖到神矿」。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留下羡慕的泪水,然后含泪 FOMO 上车。
相信我,这是真的故事。
你发现了么?上面三个故事带来了三种人,分别对应:
-无情的空投猎人
-热情的中坚矿工
-忠诚的种子用户
当你把神圣且重要的「种子用户代币分发」,玩成了「早期参与者空投」,其实已经输在了起跑线。
我不苛求现在的 Re-Re-staking 项目追求 Fair Launch,毕竟真正有这种魄力是少数。
但是,只用一丢丢的筹码,永远换不来忠诚的邪教社区,只有冷酷无情的挖提卖空投猎人。
一个小小的参考: $UNI 的空投比例占到 15% ,流动性挖矿占 2% ,等于 17% 在最初送给了社区。
我曾经给很多项目当过顾问,很多创始人都曾经问过这个问题,代币分配的饼图到底该怎么画?
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答案,可以保守,可以激进,也可以介于两者之间。每个激进方案都是「社会实验」,而保守方案则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恕我直言,代币经济层面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绝对是一种「怠惰」 。
它们的特征往往是:
- 团队尽可能多地掌握代币;
- 社区尽可能少地获得代币(基数小、锁仓苛刻)
- 给国库、核心权限留有后门余地。
因为这样,总能给团队和创始人最大的安全垫——「我仍然是整场游戏的最大控制者」。
殊不知,这会夺走社区的安全垫。
安全垫是守恒的,只有一块。你拿走了,社区就没了。
不要把 Web2 的东西带到 Crypto 里,股权攥得紧,自然创始人自身利益最大化,但是同样也永远没法令同僚们为它绞尽心血,更妄论忠诚的用户和虔诚的社区。我的合伙人曾经评价某所失败的原因:它只有愤怒的员工和愤怒的用户。
来到 Crypto,就是为了改变这一切。
我们整天说的 Crypto 的精神到底是什么精神?
用最公平的分发机制,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因为这样无比团结的力量,获得远超 Web2 公司启动速度,然后击败 Web2。
如果你仍然执着于团队利益的最大化和创始人心中的安全垫,建议回到 Web2 创业。
深度分析Perp DEX:Hyperliquid、Aster、Lighter、edgeX(1)
Hyperliquid这一代 Perp DEX 已经与“GMX, DYDX”那一代 Perp DEX 有了本质区别。因其主体还是 Perp DEX,所以标题还是用 Perp DEX 来讨论。以“Per...
Ju.com × xBrokers港股流动性全球数字峰会落幕:连接港股与Web3的新桥梁
在主题演讲中明确其下一阶段定位:让复杂技术隐于简单交互,把撮合、风控、合规、运营与社群能力抽象为可组合的接口,服务生态伙伴与传统机构。Ju.com 表示,这意味着交易所不仅是撮合场,更是 TradFi...
美SEC放行“通用上市标准”,加密ETF有望井喷
投稿:SoSoValue美国 SEC 在 9 月 17 日正式通过了“商品型信托份额通用上市标准”(Release No. 34-103995)。这不是一份简单的技术性文件,而是一道真正的“制度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