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百亿抛压遇上 45% 销毁提案,Hyperliquid 估值大战升级
最近,在 Perp DEX 的热潮中,各路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不断挑战着 Hyperliquid 的老大哥地位。
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新玩家的创新上,以至于似乎忽略了 $HYPE 这个龙头代币的价格会如何变化。而和代币价格变化最直接相关的,则是 $HYPE 的供应量。
影响供应量的,一是持续的回购,等于不断地在存量市场上买买买来减少流通,减少水池里的水;而另一个则是整体供应机制的调整,等于关掉水龙头。
仔细看 $HYPE 当前的供应量设计,其实是有问题的:
流通供应量约 3.39 亿枚,市值 154 亿美元左右;但总供应量接近 10 亿枚,FDV 高达 460 亿美元。
MC 和 FDV 这将近三倍的差距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 4.21 亿枚分配给「未来排放与社区奖励」(FECR),以及 3126 万枚在援助基金(AF)手里。
援助基金是 Hyperliquid 用协议收入回购 HYPE 的账户,每天买入但不销毁,而是持有。问题在于, 投资者看到 460 亿的 FDV 往往还是会觉得估值过高,即使实际流通的只有三分之一。
在这个背景下,投资经理 Jon Charbonneau(DBA Asset Management,持有大量 HYPE 仓位)和独立研究员 Hasu 在 9 月 22 日发布了一份关于$HYPE 的非官方提案,内容十分激进;省流版本是:
烧掉目前 $HYPE 总供应量的 45%,让 FDV 更接近实际流通价值。
这个提案发出后迅速引爆社区讨论,截至发稿时该帖子已有 41 万浏览量。
为什么反响这么大?如果提案真的被采纳,那么烧掉 45% 的 HYPE 供应量,意味着 HYPE 每个代币代表的价值几乎翻倍。更低的 FDV 也可能吸引之前观望的投资者入场。
我们也快速总结了这份提案的原贴内容,将其整理如下。
Jon 和 Hasu 的提案看起来简单,烧掉 45% 的供应量,但实际操作却比较复杂。
要理解这个提案,先得看清 HYPE 当前的供应结构。根据 Jon 提供的数据表,在 49 美元(他们提案时的 HYPE 价格)的价格下,HYPE 总共 10 亿枚的盘子里,实际流通的只有 3.37 亿枚,对应 165 亿美元市值。
但剩下的 6.6 亿枚去哪了?
最大的两块是:4.21 亿枚被分配给"未来排放与社区奖励"(FECR),相当于一个巨大的储备池,但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怎么用;另外 3126 万枚在援助基金(AF)手里,这个基金每天买入 HYPE 但不卖出,就这么囤着。
先说怎么烧。提案包含三个核心动作:
第一,撤销 FECR(未来排放与社区奖励)的 4.21 亿枚授权。 这些代币原本计划用于未来的质押奖励和社区激励,但一直没有明确的发行时间表。Jon 认为,与其让这些代币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市场头上,不如直接撤销授权。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治理投票重新批准发行。
第二,销毁援助基金(AF)持有的 3126 万枚 HYPE,并且未来 AF 买入的所有 HYPE 也直接销毁。 目前 AF 每天用协议收入(主要是交易手续费的 99%)回购 HYPE,日均买入量约 100 万美元。按 Jon 的方案,这些买入的代币不再持有,而是立即烧掉。
第三,移除 10 亿枚的供应上限。 这听起来反直觉,既然要减少供应,为什么还要取消上限?
Jon 解释说,固定上限是比特币 2100 万枚模式的遗留,对大多数项目来说没有实际意义。取消上限后,未来如果需要发行新币(比如质押奖励),可以通过治理决定具体数量,而不是从预留的池子里分配。
下面这张对比表清晰展示了提案前后的变化:左边是现状,右边是提案后的情况。
为什么要这么激进?Jon 和 Hasu 给出的核心理由是: HYPE 的代币供应设计是一个会计问题,不是经济问题。
问题出在 CoinmarketCap 等各大数据平台的计算方式上。
已烧毁的代币、FECR 储备、AF 持有量,在计算 FDV、总供应和流通供应时,各平台的处理完全不同。比如 CoinMarketCap 始终用 10 亿最大供应量算 FDV,即使代币被烧毁也不调整。
结果就是,无论 HYPE 怎么回购、怎么烧毁,显示的 FDV 都降不下来。
可以看到,提案最大的变化是 FECR 的 4.21 亿枚和 AF 的 3100 万枚都会消失,同时 10 亿的硬顶也会取消,改为根据需要通过治理发行。
Jon 在提案中写道:「许多投资者,包括一些最大、最成熟的基金,都只看表面的 FDV 数字。」460 亿美元的 FDV,让 HYPE 看起来比以太坊还贵,谁还敢买?
不过,大多数提案都有屁股决定脑袋的意味。Jon 明确说明,他管理的 DBA 基金持有"material position"(重大仓位)的 HYPE,他个人也持有,如果有投票,他们都会投赞成票。
提案最后强调,这些改变不会影响现有持有者的相对份额,不会影响 Hyperliquid 资助项目的能力,也不改变决策机制。用 Jon 的话说,
「这只是让账本更诚实。」
但这个提案社区会买账吗?原贴评论区已经炸开了锅。
其中,Dragonfly Capital 合伙人 Haseeb Qureshi 的评论,把这个提案放到了更大的行业普遍现象里:
「加密行业有些'神圣奶牛'(sacred cows) 就是死不了,是时候宰掉了。」
他指的是整个加密行业的一个潜规则: 项目方在代币生成后,总要预留所谓 40-50% 的代币份额给「社区」。这听起来很去中心化很 Web3,但实际上是一种表演艺术。
2021 年时正值牛市巅峰,每个项目都在比谁更「去中心化」。于是代币经济里写到社区分配 50%、60% 甚至 70%,数字越大越政治正确。
但这些代币到底怎么用?没人说得清。
从更大的恶意出发,某些项目方在分配给社区的代币这一块,更现实的情况是想什么时候用就什么时候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美其名曰「为了社区」。
问题是,市场不傻。
Haseeb 也透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专业投资者在评估项目时,会对这些「社区储备」自动打五折。
一个 FDV 500 亿但有 50%「社区分配」的项目,在他们眼里实际估值只有 250 亿。除非有明确的 ROI,否则这些代币就是画饼。
这也正是 HYPE 面临的问题。HYPE 490 亿的 FDV 中,超过 40% 是「未来排放与社区奖励」的储备。投资者看到这个数字就望而却步。
不是因为 HYPE 不好,而是因为账面数字太虚。Haseeb 认为,Jon 的提案是有推动作用的,把原本不能公开讨论的激进想法逐步变成可以接受的主流观点;我们需要质疑把代币分配给「社区储备」这个加密行业的惯例。
总结一下,支持者的观点很简单:
要用代币就走治理,说清楚为什么要发、发多少、预期回报是什么。透明、可问责,而不是一个黑箱。
同时,因为这个帖子由于过于激进,评论区也有一些反对声音。我们总结了一下大概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有些 HYPE 必须拿来当做风险储备。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出发,一些人认为 援助基金 AF 里的 3100 万 HYPE 不只是库存,更是应急资金。如果遇到监管罚款或黑客攻击需要赔偿怎么办?烧掉所有储备,等于失去了危机时的缓冲。
第二,HYPE 在技术上已经有完备的销毁机制。
Hyperliquid 已经有三个自然的销毁机制:现货交易费销毁、HyperEVM gas 费销毁、代币拍卖费销毁。
这些机制根据平台使用情况自动调节供应,为什么要人为干预?基于使用的销毁比一次性销毁更健康。
第三,大额销毁不利于激励。
未来排放是 Hyperliquid 最重要的增长工具,用来激励用户、奖励贡献者。烧掉就等于自断手脚。而且大额质押者会被锁定。如果没有新的代币奖励,谁还愿意质押?
表面上看,这是一场关于烧不烧币的技术讨论。但如果仔细分析各方立场,会发现分歧其实是屁股问题。
Jon 和 Haseeb 代表的观点很明确:机构投资者是增量资金的主要来源。
这些基金管理着数十亿美元,他们的买入能真正推动价格。但问题是,他们看到 490 亿的 FDV 就不敢进场。所以要修正这个数字,让 HYPE 对机构更有吸引力。
社区的看法完全不同。在他们眼里,每天在平台上开仓平仓的散户交易者才是根基。Hyperliquid 能有今天,靠的不是 VC 的钱,而是 9.4 万个空投用户的支持。为了迎合机构而改变经济模型,是本末倒置。
这个分歧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回看 DeFi 历史,几乎每个成功项目都经历过类似的十字路口。Uniswap 发币时,社区和投资人为了金库控制权吵得不可开交。
每次的核心其实都一样:一个链上的项目到底是为大资金服务,还是为草根加密原住民服务?
这个提案看起来是服务前者的,「许多最大、最成熟的基金只看 FDV。」言下之意很清楚,要让这些大钱进来,就得按他们的规则玩。
提案者 Jon 自己就是机构投资者,他的 DBA 基金持有大量 HYPE。如果提案通过,受益最大的恰恰是他这样的大户。供应量减少,币价可能上涨,持仓价值水涨船高。
结合前几天 Arthur Hayes 刚卖了 80 万美元的 HYPE 戏称去买法拉利,能感受到一种时机上的微妙。最早的支持者都在套现,而现在有人提案又要烧币推高价格,到底是在给谁抬轿子?
截至发稿,Hyperliquid 官方还未表态。但不管最终决定如何,这场辩论已经撕开了大家不愿面对的真相:
利字当头,我们可能从来就没那么在乎去中心化,只是在假装而已。

Bitcoin 确定移除 OP_Return 字节限制:比特币再次面临链上治理撕裂?
关于 OP_Return 的争论已持续了将近六个月,是否将引发类似 2017 年的硬分叉?

Gate.io 上线 sBTC,为全球 3000 多万用户提供比特币 Layer 2 访问权限
9 月 22 日,数字资产交易所 Gate.io 正式上线 sBTC,这是一种与比特币 1:1 锚定的去中心化比特币资产,也是 Stacks 二层网络的核心驱动力。此举标志着比特币 DeFi 生态正在通过 Gate.io 庞大的用户基础,触达更广泛的全球市场,特别是亚洲、拉美和东欧等新兴地区。

聚焦 KBW 2025:ChainCatcher 精选韩国区块链周优质边会活动
本文介绍了 ChainCatcher 精心甄选的韩国区块链周(KBW)期间的一系列优质 Side Event,旨在为 Web3 行业的参与者提供深度交流与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