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的脚步又近了:印度拟定持币违法,美国交易所主动下架代币
作者:马莎卡
新闻一出,引来无数家币圈的、非币圈的媒体争相转发。
谁也没想到让币圈最怕的“持币违法”真的会发生,并且是在这个拥有世界人口18%的国家,如果法案通过,这对币圈的打击比九四严重多了。
比特币忠实粉丝麦咖啡对此反应非常激烈,甚至呼吁黑客组织站出来对抗印度的禁令。比起愤怒和吐槽,更多圈内人都在 质疑该新闻的 真实性 ,毕竟截至目前印度当局都没有正式发文。
有人向印度央行咨询,得到的答案是: “既不知道也没有参与这条禁令草案。”
虽说这条草案可能仅仅只是个提议,未来不一定会实施,但是从去年以来, 印度对加密货币的态度一直都不太友好 ,官方早就准备对加密货币实行强监管,今年还被印度用户爆出只要涉及到购买和使用加密货币的银行账户,都有 被冻结和没收资金的风险。
币圈向来对监管一类的新闻、政策非常敏感,近期除了印度,美国的监管动向也让不少项目方、交易所直打哆嗦。
美国SEC起诉Kik
6月4日,美国SEC正式起诉加拿大的聊天应用Kik,理由是 未经注册销售证券代币KIN。Kik是2017年最大的IC0项目之一,当时公司正处于破产边缘,借着IC0热潮轻松就融到1个亿。
其实在发完币的第3天,它就收到美国SEC的警告 ,但这两年来Kik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证券型代币,如今美国SEC忍无可忍,终于对它出手了。
在诉讼书里,美国SEC称Kik在发币前一直处于亏钱的状态,并且用户量一年比一年少,加拿大没有资本想接这个盘,就打起美国韭菜的主意,还怂恿大家“今天买,明天卖,就能赚”, 这是典型的误导行为。
若美国SEC发起的起诉最终生效,等待Kik的至少是退还投资者本金。对此, Kik选择跟SEC硬刚 ——它募集了517万美元的基金准备起诉SEC,此举还收到不少同样受到SEC警告的项目方的大力支持。
但从历年来美国SEC对币圈项目的起诉结果来看,Kik胜率十分渺茫。它也不是第一个受到美国SEC起诉的项目了:
2018年11月17日,SEC将CarrierEQ和Paragon两家公司的代币定性为证券型,并让他们钱退给投资者;
2018年12月8日,SEC处罚CoinAlpha基金5万美元的罚款,理由是出售没有注册的证券;,
2018年12月17日,SEC处罚AriseBank公司的两名高管270万美元的罚款,理由是涉嫌欺诈性IC0;
美国对币圈监管的脚步从未停止, 很少有项目会选择像Kik一样鸡蛋碰石头, 去年年底著名稳定币项目Basis出于美国监管的压力,选择关闭项目,并 退钱保平安。
按照SEC的做事儿风格,如今还没有收到起诉的项目方并不代表它就是合法的,保不准某天会被SEC秋后算账。
如今在美国, “证券型代币”犹如一把悬顶之剑, 除了项目方,一些交易所也对它十分忌惮。
大B网下架数十种代币
6月8号,美国交易所Bittrex官方公告,宣布6月21日起,将对美国用户下架32种代币。下架的项目全是为山寨币,其中不乏Factom、QTUM和STORJ这些较知名的项目。
对于此举,Bittrex并未给出明确的理由,但很大可能还是由于美国日益严苛的监管压力, 不得不在监管来临之前就主动与这些“危险项目”保持距离。
此前Poloniex交易所也有过同样的举动,将“涉嫌为证券型代币”的项目全部下架,以避免因销售此类型的项目而遭到美国SEC的处罚。
保持项目的多样性是交易所重要的引流方式之一, 若非得以,相信Bittrex、Poloniex这些知名交易所也不会断臂求生,由此可见,美国币圈的监管越来越严苛。
币圈监管真的有必要吗?
在美国的监管政策下,像比特币这种主流币几乎不太可能受到监管影响,而那些曾IC0过的山寨币以及为它们提供交易的交易所都会成为监管的目标。而美国作为“加密货币重地”,它的一举一动注定影响着全球币圈。币圈对监管问题的争议向来很大,有人觉得监管能减少欺诈和混乱,让整个行业往更积极的方向发展;也有人说监管会束缚币圈生态的增长速度,让话语权重新回到中心化机构的手里。
其实币圈需要的是一种具有引导、鼓励意味的监管 ,而不是反对、一刀切的监管态度,若是都像印度这种监管力度,币圈毫无未来可言。
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传统机构入场,加密货币并非“一无是处”,适当的监管将让这项新技术发挥最大作用, 然而 如何把握好这个度, 是全球监管机构都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