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Cathie Wood:揭秘 Ark Invest 的加密配置方法论与运行策略
原文标题:Why Cathie Wood's ARK Invest Modified Its $1.5M Target | CoinDesk Spotlight
嘉宾:Cathie Wood,ARK Invest CEO兼CIO
播客日期:2025年8月12日
整理&编译:LenaXin,ChainCatcher
本文整理自 Coindesk 与 Ark Invest CEO 兼 CIO Cathie Wood 的焦点访谈播客,她阐述了稳定币的快速普及如何影响她对比特币 150 万美元的著名预测,探讨她投身经济学研究的个人历程和独树一帜的投资哲学,揭秘 Ark Invest 的加密资产配置方法论、透明化策略运行逻辑与监管困境。
ChainCatcher 进行了整理和编译。
CoinDesk :关于市场、金融体系和创新,最早让您印象深刻的是怎样的记忆?
Cathie Wood : 大学时期,我完全不清楚未来方向,于是尝试了各种可能。工程学、教育学、地质学、天文学、物理学 ... 真的涉猎了所有领域。说实话,当时没选修经济学,部分原因或许正是父亲特别希望我选这门课。直到大二最后一学期,我在 UCLA 才选修经济学,结果彻底着迷。
在发现 UCLA 没有本科商科课程后,我立即转学至南加州大学,遇见了著名经济学家阿瑟·拉弗。正是他看出我对经济学的热忱,将我引荐至当时洛杉矶最大、最负盛名的投资机构:资本集团。
初入公司时,我对金融世界一无所知,却瞬间找到了经济学与现实世界的连接点。参与市场活动的感觉让我几乎立刻爱上了投资行业,我意识到这份工作不仅支付薪水让我学习,而且给我解读了世界运行的逻辑。 20 岁加入资本集团时,我就决定这将是我终生的事业。
CoinDesk :是什么点燃了你对经济学的热情?
Cathie Wood : 虽然与父亲关系亲密,但青春期的叛逆让我刻意回避他推荐的经济学。直到遇见阿瑟 ·拉弗教授,他用独特的教学艺术征服了我。每堂课以现实问题切入,用笑话点燃兴趣,最终推导出满黑板公式。他向我们全景式展现经济学派别的思想碰撞:哈佛的凯恩斯主义、芝加哥的货币主义,以及他致力推广的供给学派。
这种多元视角让我在职业生涯中颇具优势。当 80 年代华尔街清一色信奉凯恩斯主义时,我准确预见了里根供给侧改革将催生史上最长牛市。即便在利率飙升至 15% 的经济寒冬里,我始终坚信拉弗曲线揭示的真理: 过高税率反而抑制税收增长。 后来在杰尼森联合公司的 18 年间,我们常邀请恩师来强化这一理念。那些年打下的思想根基,最终让我在投资界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CoinDesk :美联储刚刚决定维持利率不变,您对利率走势有何见解?
Cathie Wood :今日美联储决议罕见出现两票反对,这是 1993 年以来首次出现双重异议。 鲍威尔主席向来注重决策共识,如今平衡被打破或暗藏玄机。 既有明年五月任期将至的政治考量,更折射出深层经济隐忧。
两位异议理事可能洞察到了房地产市场持续疲软、关税传导失灵等迹象,预示通胀将持续回落。就业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大学毕业生失业率攀升,这反映出初级岗位正被 AI 加速取代。我们监测到住房通胀已现下行拐点,但统计滞后性掩盖了真实趋势。 若高利率环境持续,房价实质性下跌将成为解决住房危机的唯一出路。
当前美国经济正处于 “滚动式衰退”向“超预期复苏”切换的前夕。 随着政策不确定性消退,未来 6-9 个月生产率跃升将成为最大亮点。机器人、储能、 AI 、区块链及基因测序等技术突破,正在创造史无前例的通缩动力。这种“创造性破坏”将带来两极分化:对创新者是良性通缩,对守成者则是致命冲击。 当前主流经济学家严重低估了这场通缩革命的深度与广度。
CoinDesk :关于未来 6-9 个月的前景,加密货币在您预见的复苏中将扮演什么角色?
Cathie Wood : 监管转向正重塑创新格局。从根斯勒时代的 “执法监管”转向立法引导的友好框架,这一转变正加速推动“代理型 AI ”的崛起:未来 AI 助手将自主决策并协同工作,这需要智能合约作为底层支撑。当 AI 代理与媒体平台自动结算时,区块链与 AI 的融合价值凸显。
随着监管破冰,传统机构正大举布局区块链 ,这不仅能将支付成本从 3.5% 压缩至 1% (全球资管规模五年内达 250 万亿美元时, 2% 的成本节约意味着巨大效率提升),更将催生代理型 AI 驱动的微支付网络。这些创新构成的“数字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下一轮生产率革命的核心引擎,这正是加密经济在新周期中的战略支点。
CoinDesk :您是否将以太坊视为构建高效代理型 AI 生态的基础层?
Cathie Wood :我们持续追踪机构布局数字资产的协议选择逻辑。尽管 Solana 市场表现更抢眼,但 Coinbase 、 Robinhood 等机构仍选择以太坊作为 Layer2 底层。这印证了我们“以太坊将成为机构级协议”的判断。这源于其更去中心化的架构带来的安全性优势,虽然交易效率不及 Solana 。
1940 年《投资公司法》的“不良收入”条款限制基金通过 ETF 获取敞口,当单项投资利润占比超 10% 可能丧失税收优惠。
如今我们突破这一限制建立以太坊头寸,其价值不仅在于资产储备。 作为 Circle 的早期投资者,我们观察到以太坊网络正成为稳定币爆发的主要载体,未来质押收益将进一步提升其效用。 这与 MicroStrategy 单纯囤积比特币的策略形成鲜明对比。
CoinDesk : 您对比特币的立场是否有所改变?我知道您此前预测 2030 年比特币将达到 150 万美元。这一预期是否有所调整?
Cathie Wood : 若论过去十年的最大误判,我们最初设想比特币将在新兴市场承担如今稳定币的职能。 Tether 联创 Paolo 坦言,直到疫情期间才意识到 Tether 已成为新兴市场获取美元敞口的革命性工具。年轻人开始教父母“不必再去黑市换汇”。
稳定币的爆发式普及确实超出我们预期,这促使我们在《 2025 大构想》模型中可能微调新兴市场权重。但 比特币的两大核心价值支柱始终未变,其一是机构配置数字资产的入口,其二是黄金的数字化形态。
基于此,我们维持原有预测框架。 在牛市情景下,比特币五年内突破百万美元的目标依然成立,甚至可能大幅超越。
CoinDesk :作为以预见技术变革闻名的投资人,您如何看待量子计算对比特币安全的潜在威胁?
Cathie Wood : 我们设立首席未来学家职位,专门研究这类关乎存续的议题。前研究总监 Brett 与链上分析权威 David Puell 持续监测相关进展 , 目前量子计算仍处于量变阶段。
Brett 预测量子威胁最早可能在 2030 年代末显现,因为 AI 的进化速度已远超预期 , 甚至突破我们这些长期观察者的想象 。 许多原计划依赖量子计算的难题将被 AI 率先攻克。
AI 训练成本年降 75% 、推理成本年降 85-98% 的指数级进步,使其性能曲线持续突破天花板。这种算力驱动的技术范式正在重塑投资方向 , 我们更聚焦 AI 的潜力边界,这才是当前真正的变革主线。
CoinDesk :在比特币之外,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协议或项目有哪些?
Cathie Wood : 我们目前形成 “比特币 + 以太坊 +Solana ”的核心配置矩阵(虽曾重仓 Solana ,但已根据市场动态调整仓位),同时持续监测 Layer 2 发展。
我们正为传统金融从业者编制专项报告,运用夏普比率等量化工具解析数字资产的收益风险特征。借鉴《比特币月刊》模式,未来将定期发布以太坊、 Solana 等链上数据分析。这些区块链特有的透明指标,正在构建传统市场不具备的新型评估维度。随着更多协议成熟,我们的研究版图将持续扩展。
CoinDesk :您刚才列出了三大加密生态系统。那么在加密股票领域,是否也有您看好的前三名标的?
Cathie Wood : 在我们的核心投资组合( ARKK 、 ARKF 、 ARKW )中, Coinbase 、 Circle 和 Robinhood 形成战略三角。虽然 Robinhood 是混合型标的,但回溯三年前季度会议记录可见,我们所有质询都聚焦其加密业务布局:“用户需求明确,你们的战略在哪?”因其当时迟疑我们曾减持,如今其分析师日展示的加密产品矩阵印证了转型决心。
MicroStrategy 虽为比特币标杆企业,但未入前三。我们更看重 Coinbase 这类“生态风向标”的多元化价值。随着以太坊获机构认可, Bitmine Immersions 等新兴标的也开始进入战略观察名单,这反映了我们“基础协议 + 应用生态”的立体布局逻辑。
CoinDesk :哪些 “生存级问题” 问题最让您夜不能寐?
Cathie Wood : 真正让我们夜不能寐的,是过去四年美国灾难性的监管走向。我们甚至开始认真考虑将更多研究转向海外 。 尤其在区块链领域,美国的创新活力正被彻底扼杀。要知道区块链代表着下一代互联网革命,就像当年互联网让美国主导科技革命那样,我们却正在主动放弃这场规模更大的技术迭代。
从投资角度看,欧洲等市场存在监管碎片化和地缘风险。 我们曾公开在某次直播中称 SEC 主席根斯勒是 “ 创新的威胁 ” ,说完才惊觉 , 我们可是受 SEC 监管的机构啊 , 这种表态确实存在商业风险,但当其威胁到美国科技企业根基时,我们必须站出来发声。
CoinDesk :为何选择在社交媒体公开分享交易信息?这种信息透明化策略对您的业务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Cathie Wood : 2008 年金融危机后,我们观察到共同基金正被 ETF 取代的趋势。作为主动型投资者,我萌生了一个想法:将主动策略装入 ETF 架构。这一创新不仅通过使 ETF 费用更透明降低了投资成本,更回应了后危机时代市场对透明度的渴求。
当同行要么转向被动投资,要么追逐 “美股六巨头”导致投资同质化时,我们专注布局创新领域。尽管这一策略在 2021-2024 年科技股独涨的牛市中备受冷落,但今年行情扩散验证了我们的判断。
疫情期间免费分享研报、公开交易记录的做法,意外在亚洲引发病毒式传播,塑造了全球品牌。基于经济学背景,我在 2020 年 3 月就预判到巨量刺激政策 + 储蓄率飙升 27% 将引发经济过热。这一判断最终应验,但随之而来的加息风暴对非巨头创新企业造成了严重冲击。
CoinDesk :是否曾担忧 AI 可能超越 ARK 的投资能力?
Cathie Wood : 目前 AI 最容易取得突破的,是在被动投资和基准敏感型策略领域。这也正是许多投资者在“美股六巨头”独占鳌头时期转向的领域。相较之下,我更警惕基准敏感型策略或量化策略的风险,那些依赖因子分析的量化模型 (成长性、现金流质量、波动率、盈利能力等传统指标) 。
当量化分析师研究我们的策略时,他们发现大量无法用现有因子解释的 “残差”。这正是因为未来不会简单重复历史,而我们恰恰投资于未来。量化模型本质是基于历史数据的回溯,这正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我认为 AI 将很快颠覆传统量化策略,使其彻底商品化。 但我们的策略依赖原创研究,这些内容可以喂养给 OpenAI 、 Grok 等大语言模型。虽然 AI 能识别某些模式识别,但这反而会提升我们的研究效率。比如我们核心的“莱特定律”分析工作, AI 将大幅减轻我们在这类耗时研究上的负担。
(注:莱特定律十摩尔定律的姊妹定律,指的是产量每翻倍,成本按固定比例下降)
但我绝不低估人类智慧的价值,特别是我们研究团队的创造力。 AI 与人类研究员的协同效应,将把我们的投资能力推向新高度。
CoinDesk : 如果您能回到过去,与那个尝试各种可能性的 20 岁的自己对话,您会告诉她什么?
Cathie Wood : 我会赞赏她开放包容的心态。那段探索的时光确实令人享受,大学时期正是尝试各种可能性的最佳阶段。
投身热爱的领域能带来持久的满足感。我职业生涯前二十年播下的创新种子,如今已开花结果。
回顾 90 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首日暴涨四倍的 IPO 凸显市场狂热。以基因测序为例, 2003 年单次成本高达 27 亿美元,如今仅需 200 美元。技术成熟度与市场表现的反差,恰恰印证了群体非理性。
当前市场呈现健康态势,在普遍谨慎的氛围中, AI 医疗等前沿领域正稳步发展。同时,投资机会正从科技巨头向区块链等新兴资产扩散,这完全符合预期。
本文内容不代表 ChainCatcher 观点,文中的观点、数据及结论均代表原作者或受访者个人立场,编译方保持中立态度且不为其准确性背书。不构成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或指导,读者应基于独立判断审慎使用。本编译行为仅限于知识分享目的,请读者严格遵守所在地区法律法规,不参与任何非法金融行为。
点击了解ChainCatcher在招岗位
推荐阅读:
一文了解Tornado Cash 联创Roman Storm庭审争议,案件走势将如何影响DeFi立法?
以太坊的过去、现在与未来:Vitalik 解读以太坊如何成为世界账本
Tornado Cash 开发者被判刑,“Code is speech” 已死?
Crypto Fundraising Spikes in August 2025, Story Protocol Leads
Story Protocol is leading the major crypto fundraising events taking place in August. It has effecti...

Blockcast 73 | Institutional Stake-hodlers: stETH vs stVaults vs Sales Cycle
Lido Ecosystem Foundation's head of institutional relations Kean Gilbert hops on Blockcast...
XRP Chatter Reaches Ride-Share Drivers — Small Survey Shows Mixed Results
A wave of anecdotes from industry figures and onlookers has pushed XRP into everyday talk in some 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