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央行数字货币或将建立国际跨境支付新桥梁
目前,各国央行正在加快央行数字货币(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简称CBDC)的研究工作。作为一种新型货币,一些国家已发行并试点该货币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各国政府机构都普遍关注数字货币在促进金融普惠、提高交易效率及改善跨境支付方面的潜力。
近日,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在一篇名为《多国央行数字货币部署及跨境支付未来》的报告中对多国央行货币(Multi-CBDC)在跨境支付和系统互通性方面进行了研究。报告提出,虽然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在跨境支付交易方面已有了一套清算系统,但是该系统不论从交易时长还是透明度上都存在不足之处。对于跨境企业而言,跨境交易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导致跨境支付成本高昂。此外,大多数跨境支付都是通过代理银行进行结算,此过程通常涉及多个参与方,增加了交易的阻力与风险。
随着全球化长远的发展,国际市场需要建立一个更好的跨境支付系统,而央行数字货币或将成为该问题的解决方案。BIS提出了多国央行数字货币互通计划(Multi-CBDC bridge),即为不同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建立一个关联体系,从而提高资金跨境转移效率。BIS认为,随着各国政府加大央行数字货币的推进力度,不同国家间央行数字货币的互通性变得至关重要。虽然发行数字货币的任何中央银行都希望通过数字货币来更好地达成本国的公共政策目标,但随着全球化的演变,各国央行需以国际视角考虑其央行数字货币可能带来的影响。
BIS提到,多国央行数字货币互通计划(Multi-CBDC bridge)将使用分布式分类账技术(DLT)来促进实时跨境交易,并构建一个支持各类央行数字货币的网络原型。实现该计划有如下三种模式:
(1)第一种模式是让各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在建立时便彼此兼容。该模式需设置一个全球通用的技术标准和法律框架,但建立这些统一标准并使参与者执行就需花费数年时间。
(2)第二种模式是将各国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进行连接。这需要在各国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之间引入一个共享技术接口,或采用通用的清算机制。
(3)第三个模式涉及为多个央行数字货币重新创建一个系统。这种模式不仅具有第二种连接模式的优点,还具有集成性。
据BIS另一份针对中央银行的最新调查,过去四年中,全球研究讨论数字货币发行的中央银行比例约增加了三分之一,各国央行正在加速下一步的执行计划。目前,全球共有86%的中央银行正在研发央行数字货币;约60%的中央银行正在进行数字货币相关的实验,14%的中央银行正在推进数字货币的发行及试点安排。其中,巴哈马央行是唯一已正式发行本国央行数字货币的中央银行。此外,面向公众发行的零售央行数字货币(Retail CBDC)也越发受到各国央行的重视。
在2021年4月的BIS研讨会上,中国也提出了一系列针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国际提案,包括央行数字货币的全球使用规则、涉及的隐私问题(监控及信息共享)等。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牟长春表示,"不同管辖区和交易所的央行数字货币系统之间应该要实现互通性",并且"信息流和资金流应达成同步,以方便监管机构监控交易的合规性。"与此同时,欧洲中央银行也正在探索在未来五年内引入数字欧元。考虑到隐私问题,欧洲央行正在研究引入"匿名凭证"的可能性,该凭证将允许用户在限定的时间内私下转移有限数量的数字货币。
译者:郭睿翼